2024年07月02日
第06版:06

为了父亲的遗愿,一路寻访。80多年前老照片背后有段战友情——

霍英烈士的家找到了

本报记者 齐斐斐 通讯员 张海建

前排为傅爱农(右一)、王路明(中)、孙贵之(左一),后排葛纪起(右一)、霍英(右二)。

近日,南皮县烈士陵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瞻仰者,他叫梁红光,是省直某机关的一名退休干部。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寻找父亲曾经的战友——霍英烈士的安葬之处,为烈士找到家,以完成父亲的遗愿,了却百岁母亲的心愿。

烈士陵园主任张华热情地接待了他,在与之交谈中得知了一张保存80多年的老照片和照片背后生死战友情的故事。

照片上有父亲的救命恩人

梁红光的父亲王景洪,原名梁有荣,是山东省临邑县人,1922年11月出生,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八路军冀鲁边区抗日军政学校学习,先后任津南地委宣传队长,津南地委党训班党支部书记,南皮县三区、四区区委书记,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人事处长等职。

梁红光边讲述边拿出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父亲的战友们。这张照片大概拍摄于1942年至1944年间,有傅爱农、王路明、孙贵之、葛纪起、霍英。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傅爱农曾任贵州省委常委,王路明曾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梁红光说,这张照片辗转80多年,跟随父母经历过多次战争。之所以几次搬家都保存完好,是因为照片上有父亲的救命恩人。

在王景洪的回忆录《冀鲁边区抗战纪事》中,详细记录了他参加冀鲁边区抗战的起因及经过,描写了冀鲁边区军民在抗战时期,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真实场面。

梁红光也多次听父亲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一次战斗中,父亲险些中弹,是照片中的一位战友把他从快要被炸塌的屋子里救了出来。但在生活中,梁红光的父亲并没有提起过救命战友的名字。老人临终时的遗愿就是让儿子找到这张照片上的战友们。

为霍英烈士找到家

64岁的梁红光退休后,一直奔走于冀鲁边区,得知照片上的霍英烈士有可能安葬于南皮,于是来到了南皮烈士陵园,试图寻找烈士墓碑。

霍英烈士的墓碑已经在南皮烈士陵园静静矗立了几十年,上面只有名字并无籍贯。多年来,南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陵园多次开展为烈士寻亲行动,因很多烈士籍贯不明,未曾找到他们的家,其中就包括霍英烈士。

张华几十年守护烈士,对每一位烈士的情况熟稔于心。当得知有霍英烈士的线索时,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梁红光提供的信息中,霍英是山东省乐陵市大霍家村人。张华马上通过乐陵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查找,但是没有找到大霍家村。她想,是不是因为区划变更,霍英烈士现在属于别的县市呢?

正在她和同事们积极寻找的时候,一个周日的中午,南皮县烈士陵园迎来两位来自山东的参观者。一位是庆云县鲁北抗日英雄第一村——柴林庄村的红色文化挖掘传承志愿者石金超,一位是滨州阳信鲁阳红色文化记忆馆馆长田会生。他们都是烈士寻亲的志愿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红色文化挖掘与传承。

于是,张华提到了霍英烈士,想让他们帮忙查找烈士家乡是不是在庆云。两位志愿者回到山东后多方查找,通过庆云县退休的李保坤县长终于确定了霍英烈士的家乡就是庆云县霍家村,并和烈士的侄子取得了联系。

消息传给了梁红光,他心潮澎湃,终于完成父母的心愿了。老母亲郑志杰已百岁高龄,当听到曾经出生入死的老战友找到亲人的消息后,老人不禁热泪盈眶。

梁红光说,他和母亲想把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交由南皮县烈士陵园,让陵园转赠给霍英烈士的亲人。目前,正在推进相关事宜。

英雄事迹得以重温

由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找到了霍英烈士的亲人,完成了梁红光为父母找到战友亲人的心愿,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霍英烈士的壮烈事迹。

南皮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南皮英烈》和《庆云县志》中记载,霍英,原名霍焕云,绰号霍阎王,庆云县霍家村人,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山东乐陵某区担任文化教员,1940年在南皮县大队担任指导员,他身先士卒,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1944年1月,山东分局决定: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渤海一地委在大柳树张村(现属东光县)召开所辖各县县长会,传达合并指示,根据邢仁甫叛变后的形势变化,安排对敌斗争。时任县长王家骥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根据南皮县委的分工,王县长和县大队教导员霍英,带领警卫员王明轩、侦察员胡奎武、通讯员汤立明及县大队部分战士,连夜行军,到南皮县城至乌马营村的公路以北何七拨、段六拨一带去活动。晚10时左右,路过刘旺泉村。为了解村北封锁沟上的敌情,他们进村到村长何学思家去喊门。开始,警卫员喊了几声,里面无人答应,王县长便亲自到门前来喊。谁知,此时叛徒特务马长升和王建华带着六七个特务正在何学思家喝酒。听到有人喊门,马长升手提匣枪来到门洞里问是谁,王县长在门外回答:“我是王家骥。”马长升一听是王县长,便隔着门板朝答话处“当!当!”就是四五枪,猝不及防的王县长当场中弹牺牲,年仅27岁。

见王县长牺牲,霍英急忙掏枪隔门射击,并指挥战士们各找地形还击。马长升不知王县长带来多少队伍,不敢久留,带领特务们开门涌出,边无目标地射击,边趁夜色模糊向西逃窜而去。

1944年3月26日拂晓,南皮城里的日伪军300多人,将南皮县政府和南皮县独立营包围在南皮城东5公里的汤老家村。就在这场战斗中,霍英不幸中弹牺牲。

2024-07-02 本报记者 齐斐斐 通讯员 张海建 为了父亲的遗愿,一路寻访。80多年前老照片背后有段战友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631.html 1 霍英烈士的家找到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