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2日
第06版:06

献县文史爱好者有新发现

民国时献县走出多位北大“学霸”

本报讯(杨静然)“我在史料中发现,民国时期献县有10多人考入北大,有几位就连献县县志中都没有记载!”昨天,献县文史爱好者张纪岩惊喜地将新发现告诉记者。他说,在那个没有任何加分项的年代,这些学子考上北京大学全凭个人学识,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张纪岩是献县一名小学教师,爱好文史,尤其致力于献县明清、民国史的研究。在查阅资料时,他在北京大学数据库里发现了一本1936年的《北大同学录》,里面清晰地记录着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名单,名单里有姓名和籍贯。看到熟悉的地名,张纪岩惊喜又意外:“原来,民国时期,献县曾有这么多人考入最高学府。”

这份珍贵的资料记载:“纪矩绍,献县崔尔庄(今属沧县),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李少忱,献县魏家庄,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专业;杨湜生,献县丰尔庄(今属河间市),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张崇年,献县小垛庄(今属沧县),1930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专业……”

张纪岩说,在1912年至1937年间,高考是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各个学校招生试题各具特色。而北京大学作为全国顶尖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学府。献县学子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让后人备受鼓舞。

“当时的北大汇集了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名师,教育资源在全国也是一流的,能考上是何等的荣光。”他说,根据献县县志中的记载,民国期间考入北大的有9人,而这次他又新发现了8人。这8人后来大多从事教育行业,具体资料仍在查找中。

2024-07-02 献县文史爱好者有新发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633.html 1 民国时献县走出多位北大“学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