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 坤 摄影 殷 实
1
毕业“仪式感”拉动消费
买数码“三件套”、考驾照、摘镜手术、做医美、同学聚会、毕业旅行……
随着高考的结束,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开始利用假期,添置装备、培养技能,为未来的新生活做好准备。这既是一种消费,也正成为考生走向未来人生的“仪式感”。
高考刚一结束,高三毕业生李萌(化名)就被父母带着去选购手机。在对比了众多新款手机后,李萌选择了4000元的国产机,既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也在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
沧州市华北商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玉华表示,高考季遇上“6·18”,华北商厦三店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整体销售数据显著增长。与2023年同期相比,目前手机、电脑类销售同比上升121%,其中,华为手机较去年同期销售增长74%、联想电脑较去年同期销售增长69%、荣耀手机较去年同期增长5%。国产品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而比起追求品牌和价格,暑期消费也趋于理性,大家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店员也会为消费者提供选购意见,比如笔记本电脑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如果学的是文科类专业,推荐使用“办公本”或“轻薄本”,可以满足日常学习需求。如果是设计类专业,才推荐使用“专业本”。通常,电脑销售要等到开学前半个月才迎来高峰期。
胡玉华也表示,“6·18”促销后,华北商厦已经针对毕业季推出相应的电子产品类优惠促销活动,将持续到7月底。而8月中下旬,箱包等商品采购高峰也即将到来。
不知不觉中,关于考试有了越来越多“仪式感”。在中高考前,不少甜品店和花店忙得脚不沾地。李莹(化名)经营着一家甜品店,为了应对考试季,店里推出了“毕业季专享”系列甜品,满是祝福又俏皮可爱,价格在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销量令人满意。而旗袍、向日葵等的销售也因“旗开得胜”和“一举夺魁”的谐音而备受青睐,相关店铺也迎来了销售高峰。
2
“松弛感”和技能提升带来商机
7月8日上午,沧州市中心医院近视治疗诊区,大夫正在为摘镜人员做摘镜手术的术前检查。等候区,坐满了前来“摘镜”的高中毕业生。
在“摘镜”前,需要经过严格、科学的系统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符合手术条件的,才能根据检查结果严格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高考结束后,“摘镜”成为许多有近视困扰的学生们的“必选项”。一位医生表示,前来“摘镜”的考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0%,最多的时候一天近百人。对此,医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应届高考考生提供减免优惠。
除了“摘镜”,“轻医美”也成为不少毕业生的选择。割双眼皮、纹眉等正被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接受。
考驾照,也正成为大多数高考毕业生的一项“必修技能”。在最长的暑假拿下驾照,也成为不少考生给自己的“成人礼”。驾校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除了拿准考证报名优惠外,有的还会送行李箱、耳机等礼品。在驾校模拟训练室、训练场,大多数学员都是稚嫩的面孔。
高考结束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成为诸多毕业生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
填报志愿前的几天,高考生刘硕(化名)就同小伙伴一起,跟旅行团来了一趟海边游。志愿填报后,她又在筹划和同学们的一场7到10天“说走就走”的旅行,她们想自己规划行程路线,众多网红线路成为首选。
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都表示,近日来,前来咨询暑期旅行线路的毕业生和家长开始增多。
7月6日晚上20点左右,位于华北商厦的一间“密室逃脱”门口,等候着十余位顾客,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考生。平日里,电影、桌游、剧本杀、密室逃脱、户外运动,也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松弛感”。
3
志愿填报“收割”不少家长和考生
花费4400元,市民郭丽在机构“一对一”的指导下,完成了女儿高考志愿的填报。至于有多大的把握不浪费分数,她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起码,她觉得买到了“心理安慰”。
和郭丽一样,多数的考生家长都刚刚经历过焦虑和纠结。很多家长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穿梭在网络平台各大直播间,听取各类主播的高考志愿填报分析。有的甚至排队付费连线主播咨询,但咨询过后,又觉得“有帮助,但似乎不是很大”。
选学校、选专业,作为一门专业知识需求量大的学问,对于普通家长来说,确有必要借助工具和咨询。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机构和“规划师”也应运而生。
孙静的儿子今年高考取得了理科600多分的成绩。对于一向成绩稳定的儿子,孙静对他的规划一直是出国留学,也为此,她花费数万元找到专业机构进行志愿填报。
某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前来上门咨询的考生家长中,不乏对院校、专业、孩子特长并不了解的家长,跟风做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咨询,花钱请陌生人用几分钟输入信息、用大数据筛选出院校和专业偏好,半个小时,考生的志愿就填报好了。而一些机构为了提高效率,对高考志愿填报的要求仅仅是“有学上就行”。
市面上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鱼龙混杂。正规的机构和填报师深耕行业多年,不仅能精准给出报考方案,还能结合学生性格和能力选择专业,甚至连后续考研、留学或者就业的方案都规划好。然而,有些机构的咨询老师甚至自己学历和专业水平都十分有限,可能只是通过一两个月甚至三五天培训的“速成”填报师。他们在一年一度、只有几天的“创收期”中,服务时间越短的“流水线”无疑越能赚取更多利润。
业内人士提醒,由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数量、院校的招生计划数、考生的选择倾向都不同,同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变动,且变化幅度不可控、不可测,于是,不少机构大力宣传“大数据志愿辅导”,但归根结底,都是沿用前两年的分数、位次进行估算,这些信息在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招考资料和志愿填报系统中都能查到,本质上并非“高科技”,也不存在“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