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康 宁
高考结束后,我市各大医院眼科迎来近视矫正手术高峰。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自6月10日起,眼科门诊近视矫正手术咨询量、手术量大幅增加。其中90%以上患者是应届高考生。专家提醒,尽管目前近视矫正手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手术仍有一定适应范围,切莫盲目跟风。
7月7日上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记者看到椅子上坐满了正在候诊的“小眼镜”,他们多是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而一旁的眼科手术室内,医生已经为25名考生做了近视矫正手术。记者了解到,很多高考生为了考警校、军校,或者艺术类院校,集中在招生体检前做近视矫正手术。
高考生陈某已经做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这次是来复查的。他一直有个军人梦,这次高考成绩不错,他就报考了一所军校,但500度的近视令他很苦恼。于是,趁着假期做了近视矫正手术。
不少考生也有类似想法,打算上大学前通过手术摘掉眼镜,一方面,这样能够更好地享受大学新生活;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扫除障碍。
和陈某的目的不同,佳佳做近视手术是为了美观,她想趁假期“改头换面”,更自信地迈入大学生活。
“目前,我国的近视手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并非人人适宜。”沧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祁晓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近视学生渴望通过手术矫正视力。每年暑假,这个人数都在持续增长。
祁晓君介绍,激光近视手术有很多禁忌症,比如屈光度数不稳定,重度弱视者;超高度近视且瞳孔过大、角膜过薄者;眼部有活动性炎症病变者,像急性结膜炎、睑缘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和虹膜睫状体炎;患有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
另外,做近视手术年龄要在18岁以上,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眼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做近视手术。
“正因为近视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所以,保护视力非常重要。”祁晓君说,近年来,近视眼人群呈低龄化趋势,很多孩子还未上学就成了“小眼镜”。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保护眼睛的意识和行为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近视眼患者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希望通过手术一劳永逸。
“这是不现实的。手术后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近视还会反弹。”祁晓君表示,治疗近视的激光手术是在角膜层面切削,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状态,从而使入射光线准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的一种手术。如果术后依然过度用眼,那么眼轴还是会拉长,导致视力下降。
此外,近视度数越高,通过激光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术后出现近视回退、角膜扩张等并发症的几率就相对越高。
“手术只是无奈的选择,科学用眼才是根本。”祁晓君建议,最好的做法是合理用眼,预防近视。控制用眼时间,少看电子产品,保持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同时,祁晓君提醒青少年,近视一旦发生,首要任务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加,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如果将来有摘镜需求时,近视度数越低,手术安全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