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4日
第03版:03

家家讲文明 人人做模范

盐山县崔家村以积分制、道德评议会推进移风易俗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程一诺 付瑞枝

日前,盐山县常庄乡崔家村一位村民家的老人过世。得知消息后,崔家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操办。

按照崔家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办事主家用大锅菜招待来客,由红白理事会提供锅、碗、瓢、盆等用具,主家只需支付买菜的钱,省心省力。不仅如此,使用电子礼炮和哀乐,既简约又不失庄重。一场白事操办下来,村民不仅只花费了3000余元,还因为践行移风易俗,获得了5个积分。

“为遏制大操大办和攀比的不良风气,我村从十几年前就引导村民们简办红白事,2021年,还将简办红白事纳入积分制管理中。村‘两委’根据积分细则为践行移风易俗的村民赋分,引导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主动参与者和传播者。”崔家村党支部书记董超介绍道。

提倡“身后文明薄葬”的同时,崔家村“两委”还用实际行动让“生前尽孝厚养”的理念深入人心。

自2017年,就有村干部和爱心志愿者出资,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开设孝老食堂,免费请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聚餐。2021年,崔家村“两委”争取到盐山县民政部门的支持,建设了一座幸福院,为村内老年人提供活动聚会的场所。幸福院建成后,聚餐地点设在这里,在传统节日前夕,村“两委”还会组织村内老年人开展相应民俗活动。不仅如此,还有爱心乡贤出资聘请理发师,在每月的初一为老人们免费理发。

“村民们在孝老食堂里进行志愿服务,无论是采买、做饭还是打扫卫生,也都能根据服务时长获取相应积分。”董超说,将孝老食堂与积分制管理相结合,不仅暖了老人的心,还在村里营造出浓厚的孝老敬亲氛围。

为让村民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崔家村还通过自荐和大会推荐的形式,推选出在村里有威望、热心、正直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等,成立道德评议会,每季度对积分情况及村里的好人好事进行集中评议。经过评议,村民们获得的积分每季度可到村里的超市兑换指定商品。

除了物质奖励,崔家村每年底还会根据评比结果给予村民精神奖励。对积分较高的家庭及村民个人,推荐评定“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通过积分制和道德评议会双管齐下,村民们自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大伙儿纷纷行动起来,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推动乡村建设向“全村管、管全面”转变。

2024-07-14 盐山县崔家村以积分制、道德评议会推进移风易俗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3867.html 1 家家讲文明 人人做模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