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第06版:06

因为淋过雨 更想为别人撑把伞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李海旺20岁开始创业,如今事业有成。

▶李海旺每年都组织正式员工外出旅游,全部费用都由他个人支付,而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员工必须携家人一起参加。

◀因为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把伞。10年间,李海旺累计捐款300余万元。

11岁之前,李海旺的生活被很多人羡慕着,但之后,父亲、哥哥、母亲相继离世,让他的人生跌入谷底,也让他在磨炼中拥有了对他人苦难感同身受的能力。

如今,事业有成的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10年间,累计捐款300余万元——

34岁的李海旺是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寨镇小马闸口村人,也是河北圣寰管道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孟村,很多人听说过李海旺的名字,知道他是办起中型规上企业的“90后”创业者,也知道他是热衷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但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他曾经也是个“苦孩子”。

每当被人问起做公益的原因,李海旺总会说,他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儿时的遗憾。

白手起家

11岁之前,李海旺的生活被很多人羡慕着——父亲把养殖场经营得红红火火,全家人衣食无忧;平日里,有母亲和哥哥陪伴,整个村子都是他的游乐场。

然而世事难料。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几年后,哥哥和母亲也相继离世,这一系列变故,让李海旺的人生跌入谷底,也让他早早地成长起来。

初入社会,李海旺种过地、卖过菜、收过废品、做过销售……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儿:“再多苦难也不能将我打倒。无论如何,我都要靠自己的本事重新站起来!”

20岁开始创业,李海旺成立了一支工程队,专为工厂搭建彩钢板房。

那段时间,李海旺每天都要爬到十三四米高的钢架上作业,电弧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他既要防止高空跌落,还要提防被电弧灼伤。

但意外总是在所难免,有时是眼睛被灼伤,有时是皮肤被烫伤,更有时旧伤还没痊愈就又在同一个位置添了新伤。“那时最怕夏天,大太阳晒着,汗珠子一个劲儿往下淌,用手轻轻抹一下,脸上的皮肤像搓泥一样往下掉,都是烫坏的死皮。”李海旺回忆说。

2014年,靠着辛苦攒下的第一桶金,李海旺转投弯头行业。他从个体工商户做起,一步步将企业发展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型规上企业。

弥补遗憾

生活的困苦没有击倒李海旺,反而让他拥有了对他人苦难感同身受的能力。

就在一个月前,李海旺刚刚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孩子挺可怜的,眼睛不好,父母残疾,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是她学习特别好,人也孝顺……”说起那名困难学生的优点,李海旺像夸奖自家孩子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竭尽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直是李海旺的心愿。

从2014年开始,随着事业和生活重回正轨,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加入孟村回族自治县博济志愿者协会,帮助困难儿童、孤寡老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吝啬。

去年,孟村组织了一次“圆梦微心愿”活动,上百名困难孩子许下了小小心愿。李海旺知道后,第一时间参与活动。

书包、球鞋、羽毛球拍……当看到孩子们的“微心愿”清单时,李海旺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这些孩子心仪的小小礼物,都是他小时候梦寐以求的。要不是其他爱心人士已经认领了部分“微心愿”,他愿意帮孩子们全部实现。

最终,李海旺在那次活动中认领了55个“微心愿”,又另外准备了一些礼物和善款,在活动当天给孩子们送了过去。

这些年,像这样的活动,李海旺参加了无数次。10年间,他累计捐款300余万元。他说,做公益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儿时的遗憾。

推己及人

因为自己亲人去世早,李海旺一直用实际行动鼓励公司员工及早尽孝。

从2021年开始,他每年都会组织正式员工外出旅游,全部费用都由他个人支付,而他对员工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携家人一起参加,而且人数越多越好。

李海旺第一次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起初只有两个员工为家人报了名。看到名单时,他一下就急了。“我们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尤其是父母,我就总想着给大伙儿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多和各自的家人待一会儿。”李海旺说。

因为一直特别关心员工家庭,所以员工家里有几口人他都了如指掌,他当即在微信群里逐个下“任务”,直到第二份名单报上来,看到一名员工带了5个家人,他立马高兴了,号召大家向那位同事学习。

而像这样的活动,李海旺每年都会组织多次。有时,哪怕公司业务多,员工没时间,他也会出钱让员工家人自己出去玩。每到父亲节、母亲节,他也忘不了为员工父母准备礼品和红包,红包金额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

如今,李海旺是孟村回族自治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副会长、孟村回族自治县博济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员工也经常参与公益活动。

因为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把伞。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张张写满荣誉的奖状,就是李海旺奉献爱心的最好见证。

“人生的路从来都不好走,但哪怕暂时身处黑暗,也不要忘记,只要愿意,你就可以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即便不能光芒万丈,也要始终温暖明亮。”经历过生活的磨炼,李海旺说话的语气和他的眼神一样坚定自信,充满热情。

2024-07-18 本报记者 张智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4250.html 1 因为淋过雨 更想为别人撑把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