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第03版:03

微生物控制技术助力旱碱麦精深加工

面花常温保鲜可超10天

李明(右一)与帝鉴公司负责人研讨面花加工技术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刘贞贞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来了一批特殊客人——渤海新区黄骅市食品企业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的几位负责人。他们专程赶来,与研究院签署了关于延长面花保质期技术的合作协议。

延长面花保质期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的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团队针对面花保质期短、品质保持难、销售范围窄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的成果,这项技术是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帝鉴公司签约引进这项技术,标志着旱碱麦精深加工成果正式在我市落地转化。

“李博士,7月5号发到福建省福州市的那批面花,到今天也没有变质。”当天,刚一见到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团队副研究员李明,帝鉴公司副总经理黄丽颖就兴奋地说,“有团队的技术支撑,我们底气足了。以后通过快递常温运输,面花也能卖到千里之外了。”

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是集旱碱麦种植、面花加工及供应等于一体的食品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虽然在面花造型创新、产品品质提升上频出成果,但对于面花长途运输与保质期短的矛盾却一直“无能为力”。

“我们要把面花卖到稍远的省市,得用冷链或快递运输。冷链成本高,不利于销售。如果快递运输时间长,面花在路上又容易变质。”黄丽颖说,这个问题困扰他们多年。尤其是随着线上市场的开拓,公司亟须能延长面花保质期的技术。

了解到帝鉴公司的需求后,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出面花保质期延长关键技术。

“立足保鲜,我们主要使用微生物控制技术将面花的常温保质期由原来的一两天延长到10天以上。这样一来,面花的销售范围能从二三百公里扩展到1500公里以上。针对提质,我们通过抑制淀粉老化回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面花的干裂、发硬问题。”李明这样介绍这一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解了帝鉴公司的燃眉之急,还刷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认知,促成了这次科企“联姻”的喜人合作。

“延长面花保质期技术这一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给了我们继续攻关技术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团队还将立足企业的需求,在进一步改善面花的冷冻储存品质、优化面花专用粉及加强生产标准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李明说。

“和帝鉴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是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的重要体现。我们研究院致力于旱碱麦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运输技术的研究应用,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科技支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维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需求,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通过加工业带动种植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助力农民增收。”

2024-07-21 微生物控制技术助力旱碱麦精深加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4481.html 1 面花常温保鲜可超10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