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3日
第06版:06

付永彬:

用自己的方式 讲述沧州故事

杨静然

7月19日晚6时,付永彬像往常一样架上手机、打开视频软件。

今天,他要讲述的是沧酒的历史。从吕洞宾喝酒的传说到沧酒制作,再到大运河文化,付永彬坐在书桌前,娓娓道来。

3年前,他开始接触自媒体。不定期地发布短视频,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和直播间那些带货达人、游戏高手相比,同为主播的付永彬似乎是个另类——他探秘古皮城历史、讲述抗倭英雄刘焘的功绩、挖掘整理张锡纯的故事……一个个关于沧州历史文化的短视频,生动有趣,又考证严谨,吸引了百万人点赞。

醉心家乡历史文化

打开视频平台,关于沧州的内容包罗万象,从美食旅游到休闲娱乐。与之相比,付永彬“记录沧州影像,讲述沧州历史”的视频更多了份责任感。消失的古城、神秘的建筑、红色历史、沧州古代名人……他希望“挖掘沧州历史,讲好沧州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沧州;介绍沧州风物,弘扬沧州文化,让更多人细品沧州”。

今年54岁的付永彬是一家房产公司的负责人。下班后,他便进入另一个角色——沧州历史的挖掘整理者。

角色转变源自他对家乡的一腔热爱。

付永彬在市区偏东的郊区长大,上初中时,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由于学校离运河不远,过解放桥、新华桥、北环桥,沿着运河边骑行,就成了他和同学们最大的乐趣。

后来,到外地求学,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让他体会到了余光中笔下的“乡愁”。

可每当有人问起沧州的历史,除了铁狮子,付永彬却无话可说。

沧州有1500多年的建州史,每一寸土地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它们在哪里?

工作后,付永彬把空闲时间放在了解答这个问题上。

在运河两岸、老旧的街巷、古老的村落以及史书典籍里,他找到了答案。并且,把它们搬上了视频平台。

2021年2月,他以“狮城映像”为名,在网络平台发布了第一个作品。没想到,读者十分喜爱,粉丝数量也迅速增加。

方式不同 热爱不变

网络达人有很多,但这条路走得都不容易,付永彬也不例外。

他从零开始,学剪辑、拍摄、录音等,研究以什么形式讲述沧州故事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之前并不爱刷手机的他,每天抱着手机研究。

而这仅仅是开始。真正难的,是穿越云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此,他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还行走了很多村落。

运河边捷地村,藏着一座百年老宅。这个发现不仅让人眼前一亮,就连许多长年走运河的文化研究者都不知道。经过了解,那是天津福星面粉厂、沧州面粉厂的创始人张良谟的老宅。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门窗廊柱全是纯木料打造,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它的外表还是当初的模样。抗战时期,日军占领这座宅院;沧州城解放期间,张家宅院曾作为区部的临时指挥所。

跟随付永彬的讲述,许多人到访张家宅院,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

很难想象,3年多时间,他带着相机走遍了运河边的所有村庄,拍摄了300多条视频,介绍沧州的人文历史。

有时,也会有人质疑付永彬的观点,但他却毫不在意。他说,历史真真假假,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愿意走近它、触摸它。

打开了解沧州的新方式

付永彬不仅是一位网络博主、文史爱好者,还是一位摄影达人。可无论工具、平台如何变化,他关注的内容始终如一。

那是1996年左右,付永彬拥有了人生第一部照相机,他欣喜地来到运河边,将河流、房屋、街巷记录下来。从此,留住这座城的记忆便成了他的爱好和使命。

南川楼一带拆迁,他背起相机前往拍摄。那些街巷、古树、人家,甚至一个门牌都被他记录了下来。对他而言,每次按下快门,时光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下来。

为了全方位地留住“过去”,他利用无人机拍摄全景影像,实现了360度全方位记录。与平面影像相比,3D全景图更加立体鲜活。

打开付永彬制作的3D影像图,从旷野乡村到繁华城市,从“九曲十八弯”的运河到两岸旖旎风光,都在镜头中一一呈现。并且,随着手指按动,还能变化角度,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这种大胆的尝试,在沧州并不多见。

“通过无人机拍摄3D立体影像,是一种尝试。因为我发现,它能够更加立体真实地记录下这座城市。再翻看它时,就好像回到了当时当地。”付永彬说。

热爱家乡的方式有很多种,讲述历史是,拍摄影像也是。而付永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运河、对这座城市的爱恋。这份热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2024-07-23 杨静然 付永彬: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270.html 1 用自己的方式 讲述沧州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