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第11版:11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护理,这些知识你必须掌握

黄艳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其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都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我们将从急性期护理、康复期护理、日常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护理要点。

一、急性期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神志与瞳孔变化:注意患者的神志状态,如有无昏迷、昏迷程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情况,以判断颅内压变化。

肢体活动: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有无瘫痪、感觉障碍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分泌物:对于昏迷患者,要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体位调整:患者宜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使用吸痰机辅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气管切开准备:对于短期内无法清醒的患者,应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控制颅内压

脱水治疗: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等变化。

体位调整: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

二、康复期护理

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低盐、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特殊营养支持:对于长期昏迷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的方式补充营养。

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运动,如扩胸、直腿抬高、蹬腿等。恢复期可下床活动,进行扶床站立、行走、散步等锻炼,初期需专人陪护。

被动活动:对于瘫痪肢体,应经常给予被动活动和按摩,以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认知与言语训练:对于存在认知障碍和言语交流障碍的患者,应配合康复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和言语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情绪调节: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属应耐心倾听患者感受,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鼓励参与: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散步、做早操、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日常注意事项

休息与睡眠

充足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环境安静: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避免噪音干扰,有助于患者放松身心,促进恢复。

避免刺激

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脑损伤。

避免强光:避免强光刺激,减少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戒烟戒酒

戒烟: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不利于康复。

戒酒:酒精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加重脑损伤症状,患者应严格戒酒。

定期复查

遵医嘱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家属支持与配合

了解病情

详细沟通:家属应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观察病情:学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心理疏导

耐心陪伴: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和关心,耐心倾听患者感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鼓励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安全防护

环境安全: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尖锐物品、热水瓶等危险物品放在患者易接触的地方。

防止意外:对于存在认知障碍或行为异常的患者,应加强看护,防止走失、坠床等意外发生。

2024-07-3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771.html 1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护理,这些知识你必须掌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