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第12版:12

术后疼痛怎么办? 麻醉专家的止痛秘籍

王超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手术虽然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疼痛却是患者常常面临的一大挑战。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那么,术后疼痛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揭秘止痛的秘籍,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术后疼痛。

一、认识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内脏器官损伤及引流物刺激等引起的急性疼痛。疼痛类型多样,包括伤害性疼痛、内脏疼痛、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疼痛等。了解疼痛的类型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缓解疼痛。

伤害性疼痛:手术过程中组织受到机械性、热性或化学性损伤,导致疼痛感知神经过度活跃。这种疼痛通常在术后几小时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轻。

内脏疼痛:涉及内脏器官的手术,如胃肠道手术、心脏手术等,可能引发难以准确定位的内脏疼痛,具有刺痛、胀满或绞痛的特征。

神经性疼痛:手术可能损伤或刺激周围神经,表现为刺痛、电击般的感觉,常伴有烧灼、麻木和针刺感。

炎症性疼痛:手术创伤触发炎症反应,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伴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肌肉骨骼疼痛:长时间保持手术姿势可能导致肌肉酸痛、僵硬和局部疼痛。

二、麻醉专家的止痛秘籍

面对术后疼痛,麻醉专家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止痛方法,旨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快速康复。

镇痛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是缓解术后疼痛的重要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适用于中重度疼痛,可通过口服、皮下注射、静脉输注等途径给予。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适用于轻中度疼痛,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

局部麻醉药:通过切口注射长效镇痛药,减轻局部疼痛,费用低但需注意局麻药中毒风险。

神经阻滞技术

神经阻滞通过在神经周围区域注射麻醉药物,形成局部麻醉状态,从而减轻疼痛。常见的方法有硬膜外阻滞、腰麻等,通常由专业麻醉医生操作。

硬膜外镇痛:适合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镇痛效果确切,维持时间长,但需注意术后尿潴留、排便障碍等不良反应。

外周神经阻滞镇痛:在超声引导下将局麻药注射于外周神经及肌筋膜,效果确切且不影响患者运动。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等,通过物理手段缓解疼痛。

热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适用于肌肉酸痛和僵硬。

冷疗:减少局部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疼痛和肿胀。

心理支持

疼痛不仅是生理上的感受,也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心理支持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同样重要。医护人员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替代疗法

一些替代疗法如针灸、按摩、音乐疗法等,也可以用于术后疼痛的缓解。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等途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PCA)

PCA是一种由患者自行控制镇痛药物输注的系统,包括静脉PCA(PCIA)和硬膜外PCA(PCEA)。患者可根据疼痛强度自行调节药物剂量,实现“按需镇痛”,提高镇痛效果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三、术后疼痛管理的注意事项

准确评估与记录: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特征,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各异,因此镇痛方案应个体化,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监测不良反应:镇痛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伴随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多模式联合镇痛:临床推荐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结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四、结语

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但通过科学有效的止痛方法和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麻醉专家的止痛秘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2024-07-3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773.html 1 术后疼痛怎么办? 麻醉专家的止痛秘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