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第12版:12

糖尿病遇上骨质疏松,如何科学补钙?

张燕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这两种疾病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当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位患者身上时,治疗与护理就变得更加复杂。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骨质疏松则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两者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那么,面对这样的双重挑战,患者应该如何科学补钙,以维护骨骼健康呢?

一、了解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容易患上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高血糖的影响: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得尿钙排出增加,骨量减少。

胰岛素缺乏:胰岛素不仅调节血糖,还参与骨代谢。胰岛素缺乏会影响骨的形成和吸收平衡。

生活方式因素:糖尿病患者往往运动减少,饮食受限,这些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二、科学补钙的重要性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科学补钙至关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足够的钙摄入可以减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但是,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

三、如何科学补钙

1.饮食补钙

饮食是补钙的主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富含钙的食物:

牛奶和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富含钙质,且易于吸收。

绿叶蔬菜:菠菜、油菜、芥兰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钙。

豆制品:豆腐、豆浆等也是良好的钙来源。

坚果和种子:杏仁、芝麻、葵花籽等富含钙质。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还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和糖分摄入,避免血糖升高。

2.药物补钙

当饮食补钙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考虑药物补钙。常见的补钙药物有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在选择补钙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咨询医生:在服用任何补钙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确保药物不会对血糖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注意剂量:补钙并非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服用。

服用时间:为了提高吸收率,最好在睡前或两餐之间服用补钙药物。

3.日常习惯

除了饮食和药物,一些日常习惯也有助于补钙:

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刺激骨骼,促进骨形成。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戒烟限酒:烟酒都会影响骨骼健康,尤其是吸烟会加速骨量丢失。

四、监测与调整

科学补钙是一个持续且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监测和适时调整。

定期检测骨密度:通过骨密度检测,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骨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并据此判断补钙的效果。

血糖监测:补钙的同时,不能忽视血糖的监测。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不仅有助于糖尿病的管理,还能减少高血糖对骨骼的负面影响。

与医生保持沟通: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也是科学补钙的关键。定期复诊,及时向医生反馈补钙效果和身体的任何变化,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钙方案。

五、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都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在补钙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止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应保持家居环境整洁,避免跌倒风险。

控制血糖和血脂:高血糖和高血脂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综合控制。

定期检查:除了骨密度,还应定期检查心血管、肾脏等器官的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2024-07-3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774.html 1 糖尿病遇上骨质疏松,如何科学补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