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1日
第08版:08

青县杰健针织有限公司

一根毛线是 怎样织出整件衣服的

公司员工展示针织服装 吴 梦 摄

本报记者 吴 梦

青县杰健针织有限公司在劳动力密集的服装产业中试水智能生产,推出“一线成衣”技术,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产品质量跃升。国内外客户纷纷抛来橄榄枝,企业实现了毛衫生产淡季不淡。

智能针织机

“一线成衣”

“小吕呀!样子定好了,你什么时候能交货呀?”一位来自天津的客户催促道。

正值盛夏,本是冬季服装生产淡季,但在青县杰健针织有限公司,工人们却在加紧生产毛衫,公司总经理吕寿青还多次接到外贸客户的催货电话。

大家不禁好奇,作为毛衫生产企业,杰健公司订单为什么淡季不淡呢?

“我们的毛衫式样直接对接欧美一线品牌,因此深受国内客户欢迎;同时,我们使用的‘一线成衣’技术,让产品的性价比颇高,更吸引很多外贸客户慕名前来。”吕寿青一脸自豪。

传统毛衫生产,要先生产毛衫的袖子、前片、后片等部件,然后再将各部分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件完整的毛衫。杰健公司通过改进技术,在业内率先推出了智能针织机,实现了产品生产“一线成衣”。就是用一根毛线织出整件衣服,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而这已不是吕寿青初尝智能技术的甜头了。

当年,大家还在使用手摇织机或半自动织机时,吕寿青就在业内率先引入电脑针织机,初步实现了毛衫生产的智能化,迅速扩大了产能,使自家工厂成为青县知名的针织企业。

“当时出去考察,发现江浙服装企业开始使用电脑针织机,虽然当时设备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但一看效率就是高。几万元的设备,引进时肉疼,使用后心里就豁亮了。”之后,每次有新设备问世,吕寿青总会率先引进,目前他使用的已是第五代电脑针织机。

“换机”

“我们率先引入新设备,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吕寿青说。

原来,当年吕寿青创业进入针织行业生产毛衫,由于没资金,只能用手摇织机。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低,忙了半天也没赚到钱。

为了寻找出路,吕寿青将目光瞄准了天津的外贸市场。

“当时我们这些小企业,大多为周边大企业代工,价格低、订单小,竞争还激烈。天津市场截然不同,他们直接对接外商,订单大、利润高,而且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竞争相对较小。”吕寿青分析说。

直接对接天津外贸企业,吕寿青很快拿到了订单。

只是订单大、时间紧,工厂规模和生产效率一时又很难快速提高,催货的电话压得吕寿青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

“联合发展。”吕寿青给出答案。

他开始作为承包商,向周边企业分派订单,大家共同生产,实现了产能倍增。

同时,吕寿青还将目光瞄准了新设备。2010年,针织横机开始出现,吕寿青捷足先登,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之后,公司又引入电脑针织机,开始探索智能生产。

“初代电脑针织机还很不完善,因此只是买回来三四台试用。当时机器工作时只能不断织线,不能增减线,因此每台针织机旁边要有工人,按照图样要求不停地手工增加或减少毛线根数,虽然比较麻烦,但效率大大提升。”

很快,一个车间都换成了电脑针织机,之后是两个车间、三个车间……

从“毛衣”到鞋面

在引入电脑针织机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吕寿青还创造性地将设备应用到鞋面等产品的生产中,推出针织鞋面等创新产品。

在吕寿青办公室书橱内,摆放着一双红色旅游鞋。“这是我们生产的第一双针织鞋,作为纪念,一直保存至今。”吕寿青将鞋子放到大家面前。

“有一次出去考察,在一家企业发现他们正在生产针织鞋面。这种鞋面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很有市场潜力。当时我想,同样是针织,毛衫可以织,鞋面也可以织啊。”吕寿青敏锐发现了新商机。

回到青县后,他立刻组织团队开始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第一款针织鞋面下线了,“我们立刻和制鞋企业合作,推出了针织旅游鞋。”很快,针织布鞋也与消费者见面了。

针织鞋面成功问世后,吕寿青开始重组供应链。

公司新建工厂,免费提供设备,邀请加工户入驻,产品生产一律按照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执行。与此同时,公司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设计中,对接更多知名外贸企业,让杰健公司的年产能很快扩大到了200多万件。

2024-07-31 青县杰健针织有限公司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950.html 1 一根毛线是 怎样织出整件衣服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