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第05版:05

“意明”、清风楼成沧州日报社 “文化志愿者活动基地”

授牌现场

本报讯(记者杨金丽)8月2日,在“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第三场上,沧州意明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和清风楼成为沧州日报社挂牌的“文化志愿者活动基地”。

多年来,沧州日报社持续关注沧州本土文化,尤其重视运河文化报道,吸引并集聚了一批热爱地域文化、愿意为沧州文化奉献力量的志愿者。为凝聚沧州文化力量,推动运河文化建设,沧州日报社成立文化志愿者联盟。截至目前,天成地产、0317火锅鸡连锁店、沧州意明购物有限责任公司、清风楼4家单位因热心弘扬沧州文化,成为挂牌的文化志愿者活动基地。

作为与大运河相伴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沧州意明购物有限责任公司深耕零售业22年,在服务百姓、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古色古香的清风楼是沧州运河边的标志性建筑。相传清风楼始建于晋代,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清风楼是在1992年复建的。如今,清风楼经常举办古琴、雅集、文化论坛等各种文化活动,是沧州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运河之花”惊艳亮相

在这场“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上,绘画陶瓷系列作品“运河之花”的创作者刘志甜、张府成,携带作品来到了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创作故事。

刘志甜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也是一位年轻的画家。她说,创作“运河之花”是自己艺术生涯中值得自豪的一件事。“运河之花”指的是运河沿线35座城市的市花以及当地杰出女性的代表,这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再融合所在城市的非遗文化、地标建筑、特色美食、民风民俗等创作而成。2021年,她与青年陶艺师张府成合作,历时2年多,走访了35座运河沿线城市,创作了500件“运河之花”绘画陶瓷作品,涉及80余种器型。“这组数字说起来很轻松,实际上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很多情感。”刘志甜说。在创作“运河之花”的过程中,两个人投入了很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从没计较过得失。

他们带到现场的两件瓷器,具有鲜明的审美品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观众们不仅被作品所吸引,也被两位创作者的故事和情怀所感动。杨金丽

当场赋词吟咏运河文化

“运河商贸,繁盛谁堪较。商贾云集堆满笑,满载物流航道。犹记当日申遗,堤岸遍布红旗。今日风篷正举,明朝所向披靡。”

在本场“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上,沧州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今伟围绕这次活动的主题,当场赋词并朗诵《清平乐·运河商贸》,展示了沧州诗词爱好者的才情,以及他们对大运河深厚的感情。

近年来,沧州诗词爱好者书写了大量关于沧州文化、大运河文化的诗词。王今伟介绍了沧州诗词楹联学会围绕大运河创作诗词联赋的情况,并现场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词楹联作品。她说,现代人进行诗词创作,既要有古沧州的古风古韵,又要反映当代沧州的新风貌。要让读者通过诗词领略现代沧州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杨金丽

2024-08-0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545.html 1 “意明”、清风楼成沧州日报社 “文化志愿者活动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