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8月07日
第06版:06

涅瓦大街18号

张凤燕

在圣彼得堡历史最悠久、最繁华的涅瓦大街上,儿子小宇开着导航,带我找到了18号——文学咖啡馆。这里之所以令人向往,与普希金有关。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从这里喝完咖啡,直接奔赴决斗地点“小黑河”。决斗中,他被荷兰公使的义子丹特士击中致命一枪,两天后因伤势过重离世,年仅38岁。

这个文学咖啡馆的前身为“沃尔弗和贝朗瑞糖果屋”,由19世纪初的企业家沃尔弗和贝朗瑞建立,凭借杂志和报纸的力量,糖果屋很快闻名于圣彼得堡。到19世纪30年代,这里成为一家文学名人聚会的“俱乐部”,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舍甫琴科、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罗斯文学大师把这里当作休闲小憩的场所。19世纪40年代末,糖果屋关闭,一直到1983年再次开业,并更名为“文学咖啡馆”,意为纪念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

迈过一个铁栅栏门,迎面走来一位穿制服的颤巍巍的老人,把我们带进咖啡馆二楼。小宇点了杯啤酒,我点了一壶奶香乌龙茶。二楼的座位已满,我们和其他客人一样,一边听钢琴曲,听俄罗斯歌曲,一边闲聊。这里氛围优雅,艺术味很浓。涅瓦大街有不少的酒吧和咖啡屋,但来文学咖啡屋的人却是络绎不绝。这里的钢琴曲和歌曲都很动听,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我和小宇都很感慨普希金之死为这里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

与涅瓦大街18号一样,因为文化名人而声名鹊起的咖啡馆,还有法国巴黎第六区圣日耳曼大道和圣伯努瓦街转角处的花神咖啡馆。萨特和波伏娃这对文学史上超越世俗的神仙眷侣,就曾是花神咖啡馆的常客。法国巴黎第六区老喜剧院街的波寇布咖啡馆,“热烈的幻想家”巴尔扎克常来这儿“用咖啡匙度量生命”(艾略特诗)。他一天能喝到50杯咖啡,还喜欢上街买来三种豆子调出自认最合口味的拼配。挪威奥斯陆的大咖啡馆,这是戏剧大家易卜生日常用午餐的地方。英国爱丁堡的大象咖啡馆,上世纪90年代,J·K·罗琳时常推着婴儿车来这儿写故事。她花费5年时间在这儿完成了《哈利·波特I:神秘的魔法石》,就连签书会也选在店里举行。

小宇问,国内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地方,或者当代有没有这样的文人,能为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商业价值的地方?我们倒是有很多的百年老字号,文化名人留下来的多是故居。当然我们也有与苏轼有关的苏堤、东坡肉,与鲁迅有关的咸亨酒店,与老舍有关的老舍茶馆。至于说那些充满商业气息的步行大街上,有哪家咖啡馆因某位或某些文化名人经常光顾而让人趋之若鹜,我还真答不上来。

已是晚上十时许,我和小宇意犹未尽地从楼上下来,那位颤巍巍的老人为我们打开铁栅栏的门插。二楼还有很多客人,钢琴声和歌声也在继续,18号依然散发着芳香。

2024-08-07 张凤燕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729.html 1 涅瓦大街18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