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第03版:03

“导师帮带”,让社区工作者快成长

——走进新华区泰和社区“青蓝传承导师工作室”

本报记者 周 洋

日前,在新华区南大街办事处泰和社区“青蓝传承导师工作室”,一场“导师帮带”促进社区治理座谈会正在进行。多位帮带“导师”与社区青年工作者分享开展志愿服务、化解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今年年初,为帮助年轻社区工作者快速成长,努力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泰和社区打造“导师帮带”阵地,并取名为“青蓝传承导师工作室”。

工作室筛选具有基层治理经验、专业特长、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老社区工作者、辖区“能人”、企业管理者等作为“导师”。在开展学习中,工作室采用了“周轮流坐班制”,定期组织导师为社区工作者讲解群众工作、统筹组织、应急处突等方面的知识。

工作室教学十分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遇到辖区里一些办理难度较大的事务,社区还会邀请适合的“导师”采取现场情景教学、以案促学等方式,为年轻社区工作者提供现场指导,力求帮带效果最大化。

今年4月,泰和世家南区一对老夫妇和邻居因为噪音问题出现纠纷,社区工作者、民警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没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为尽快解决问题,社区邀请“导师”冯金梅进行调解。冯金梅是我市一家银行的退休干部,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于调解群众矛盾有一定的经验。冯金梅先找来老人的孩子,分析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得到了对方的理解。随后,他们一起去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冯金梅积极做好另一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将两家人的矛盾化解。

“冯姨真是厉害。”全程参与此次调解工作的社区年轻工作人员刘梦和王欣妍,对冯金梅非常钦佩。

“接待好矛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一步。只有让他们先冷静下来,社区工作人员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冯金梅事后及时为二人传授了做好此次调解工作的“秘诀”。

还有一次,泰和世家南区一些居民向社区反映小区门口的大树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尤其是早晚出行高峰时,经常会造成交通拥堵。

作为“导师”的高爱红,带着负责解决此事的社区年轻工作人员许铎,多次来到现场勘验,走访周边群众。随后,他们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最后由城管部门将大树移走,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附近群众的大树阻路问题。

听到群众对社区的夸赞,许铎非常兴奋,“社区工作涉及面广,职责繁多,遇事要多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次和老前辈学到很多。”

如今,通过“现场情景教学”方式,泰和社区的“导师”已为社区解决群众烦心事30多件,还帮助社区年轻工作人员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让他们独立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综合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

“青蓝传承导师工作室”,是新华区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导师帮带”制度的一次具体实践。据新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娟介绍,今年以来,新华区通过“导师帮带”,共聘任了88名优秀社区导师,帮带社区工作者416名,全面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调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

2024-08-13 ——走进新华区泰和社区“青蓝传承导师工作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251.html 1 “导师帮带”,让社区工作者快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