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快速推广,数字经济从城市下沉到乡村。如今,以“小镇外卖”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开始在我市各乡镇萌芽,为当地居民带去更便捷、丰富的选择。
小镇居民享受数字生活
8月11日早上8点,当一些人还在享受假日的悠闲时,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南排河镇,数字物流服务平台——“小镇外卖”的负责人陈林早已忙碌起来。
今年初,陈林回乡创业,在家乡率先引入“小镇外卖”平台,做起了“骑手”。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下沉和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一些服务业较为完善的乡镇也拥有了发展数字化服务的潜力。南排河镇作为典型的渔业小镇,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周边第三产业完善,通过数字赋能,定能为众多商户和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因此我们加盟‘小镇外卖’,将平台上的众多数字化服务带到南排河镇,如线上订票、入驻商户信息发布;线下外卖配送、快递服务等。”
现实印证了陈林的判断。随着“小镇外卖”出现,南排河镇的居民,拿起手机,在“小镇外卖”APP轻点一下,相关服务就能送上门。由于业务量快速增加,陈林的团队已从初期2人,增长到现在的8人。
“随着平台使用人数增加,我们正和平台业务开发管理团队合作,准备上线鲜活农产品冷链快递等一些贴合渔业乡镇产业发展的定制服务,让周边居民能更好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陈林规划自己的新事业。
河间市各乡镇的居民同样享受着乡村数字化服务。
打开河间市的“乡村乡镇大集”平台,农田管理、五金修理、婚庆策划、乡村卫生室信息、流动补胎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现在,河间市各个乡镇的居民,只要拿起手机,轻点“乡村乡镇大集”小程序,就能快捷找到周边自己所需的供求信息。
“乡村乡镇大集”由河间市通尊商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公司总经理邓海涛介绍,从2023年开始,公司以电商+兴趣平台的发展策略,打造“乡村乡镇大集”,目前这一平台已经覆盖河间市20个乡镇。
“同镇信息”随时发布
邓海涛表示,自己是个农民,知道周边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因此团队在搭建“乡村乡镇大集”初期,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各个乡镇数字地图精准定位,同时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同镇信息和本地商圈两个板块分别提供不同服务。
“同镇信息主要是当地政府或有关机构发布的相关便民信息,如断交施工、水利维修、疫苗接种等,镇内商户和居民也可发布便民、供求信息等。今年麦收季节,我们平台一周时间就发布收割机使用信息1.4万多条,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也帮助广大农户快速实现了小麦颗粒归仓。”邓海涛笑着说。
本地商圈就是供各乡镇内商家发布商品销售、服务信息,如流动补胎等信息深受大家欢迎。“出门在外,以前大家就怕汽车和农用车车胎被扎,因为很难快速找到修理店铺。现在好了,只要车胎出现胎压不足情况,大家就可通过数字地图精准定位所在区域,并在当地商户发布的服务信息中快速联系到流动补胎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推广,现在“乡村乡镇大集”逐渐被大家接受、使用,很多入驻商家开始自主发布供求信息,但由于人们数字经营意识不足,很多商户还不能及时、准确上传相关数据,造成平台商家提供服务和商品销售信息更新缓慢,这让邓海涛很是头痛。
“‘小镇外卖’主要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但物流服务增加的基础是入驻商家上线服务的增加,只有平台上商家提供更多服务和商品,才能吸引周边居民越来越多使用,三方都受益,实现可持续循环。”陈林说。
“数字经济下沉需要一个过程,乡村商户喜欢上数据更新也要经过不断培养。”华北油田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辉给出建议,“增强农村商户数字经营意识,用看得见的数据引导,发出信息,上传数据就能引来客户,稳步赚钱,这样大家就有了数据上传更新的动力。”
乡村数字经济潜力巨大
数字经济正在形成新动能,重塑当地经济发展结构并深刻改变居民生产生活方式。
但与数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以乡镇为代表的乡村数字化发展相对缓慢,大量存量市场未被充分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徐辉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直接影响全社会治理效能。以信息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涉农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发展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相关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强民众内生发展动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未来20年,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将发挥出巨大潜力。
当前,“小镇外卖”“乡村乡镇大集”等平台,只是开始在服务业中初探乡村数字经济,还有很多不足。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是主攻方向,数字经济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打开手机,在APP或小程序上轻点一下,几分钟,消费者所需商品、服务等就能送到家门口。
新一代数字技术在乡村全产业链环节应该实现数字化管理,帮助当地产业加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将更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数实融合的新型实体企业深度链接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激发出地方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从生产端、物流端、销售端到服务端的全链路打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