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
第06版:06

日前,在沧州市博物馆,随着暑期小讲解员训练营结营,由20名孩子组成的第二批“小小国宝守护人”陆续“上岗”,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我是“小小国宝守护人”

▲“小小国宝守护人”为游客讲解馆藏文物。 ◀背诵讲解词,是“小小国宝守护人”的必修课。

本报记者 张智超

眼下正值暑假,在沧州市博物馆“沧海之州——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每天都会有小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他们是沧州市博物馆选出的“小小国宝守护人”。

从去年开始,沧州市博物馆连续两年开展暑期小讲解员训练营活动,先后选出两批、共45名“小小国宝守护人”。

姐妹齐上阵

今年12岁的吴穆秋和9岁的吴映夏是一对亲姐妹,她们都入选了沧州市博物馆第一批“小小国宝守护人”名单。

吴穆秋和吴映夏两姐妹平时特别喜欢历史,经常结伴参观沧州市博物馆。去年夏天,当她们得知博物馆要举办暑期小讲解员训练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参加训练营之前,每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都要向博物馆提交一份个人简历。为此,两姐妹把自己之前获得的奖状和证书都拿了出来,还各自写了一篇翔实的简历。

对于两姐妹来说,等待的过程虽然漫长,但结果是令人高兴的——她们和其他23名小朋友一同入选了第一批“小小国宝守护人”名单。

两姐妹不仅在训练营里认真学习礼仪、播音、文化等课程,私下里也很刻苦。

在训练营,两姐妹知道了沧州市博物馆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叫三彩刻宝相花纹盘。“训练营里的老师说,宝相花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为了搞清楚它的来历,我们在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又向训练营的老师求证,最终解决了这个疑问。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象征着圣洁、吉祥……”吴穆秋说。

去年9月,第一批“小小国宝守护人”正式“上岗”。每逢寒暑假、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沧州市博物馆都会安排小讲解员讲解。

吴映夏说,她和姐姐平均每个月讲两三场,每场讲三四十分钟,身边经常围满了游客。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

有一次因为下大雨,参观博物馆的人特别少,而那天恰好是吴映夏做讲解。“那天只有两名游客听我讲解,妈妈事后问我,‘人这么少,会不会难过?’我说,‘当然不会啦,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我也会好好讲的’!”吴映夏说。

“学霸”型讲解员

11岁的金祺雅也是第一批“小小国宝守护人”中的一员。

每做完一次讲解,她都会根据游客提出的问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出的建议,对讲解词进行补充和修改。

比如有一次在讲古钱币时,一位游客问她:“这些铜钱值多少钱?”

她大方地回答:“不好意思,我也不清楚,等我回去了解一下,下次再讲给您听。”

讲解结束后,金祺雅随即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请教,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并把相关内容整理成文字稿,待博物馆工作人员核实无误后,充实到了解说词里。

金祺雅虽然年纪小,但性格非常要强。

有一次她接到一个大团的讲解任务,但不巧的是,她那天得了肠胃炎,博物馆工作人员劝她休息,她却说:“相信我,我能坚持!”

前不久,随着第二批“小小国宝守护人”通过考核,沧州市博物馆交给部分第一批“小小国宝守护人”成员一个新任务,讲解“济世沧海——沧州中医药文化展”。

眼下,金祺雅正在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她说:“沧州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小小国宝守护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沧州的中医药文化传递给更多人。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出色地完成新任务!”

争当“小小国宝守护人”

沧州市博物馆组织的“小小国宝守护人”活动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两年来,先后有近200名小朋友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沧州市博物馆宣教组副主任苏荟洁说,“在45名‘小小国宝守护人’中,年纪最小的陈瑾伊,开学后才上小学二年级。她今年暑假刚刚成为小讲解员,讲解词背得特别熟。”

刘钟山、刘钟泰两兄弟去年就报名参加了“小小国宝守护人”活动,只是那一年,只有哥哥刘钟山入选。

但弟弟刘钟泰并没有气馁。每次哥哥讲解时,他都跟着一起去,认真学习。今年夏天,刘钟泰再次报名参与,终于如愿成为“小小国宝守护人”。

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是小学生,而有些文物的名字又特别长,非常难记,不过这难不住孩子们。

比如,沧州市博物馆有件文物叫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草叶纹圆腹小口瓶,博物馆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将文物名字进行拆分,按照窑址、釉色、纹饰、器型的顺序进行讲解,方便孩子们理解、记忆。

“这个星期,第二批中的几位‘小小国宝守护人’就能正式‘上岗’了。今后,我们还会邀请他们一起走进社区、景区,讲解沧州的历史和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沧州、爱上沧州。”苏荟洁说。

2024-08-15 日前,在沧州市博物馆,随着暑期小讲解员训练营结营,由20名孩子组成的第二批“小小国宝守护人”陆续“上岗”,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646.html 1 我是“小小国宝守护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