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第03版:03

盐山县前王庄村:

试种桑根草 奔向好“钱”景

桑根草秸秆被制作成草包。

收割机收割桑根草。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史伟伟

这两天,在盐山县盐山镇前王庄村,盐山县强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牧草地里,收割机轰鸣着驶过,忙着收割牧草。

“现在收割的是桑根草,这是一种鲜食饲草,其秸秆细、产量高、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用来养殖牲畜。”合作社负责人胡国良介绍道。

他说,桑根草是一种高秆牧草,最高能长到3米多,一年可收5茬,每亩地每年可收10多吨鲜草。

合作社收割桑根草后,会使用裹包机,将部分被收割机粉碎好的桑根草秸秆打成圆包,这样不仅便于贮存,也方便运输、销售。“我们生产的桑根草不愁销,大多数都卖给了周边的养殖场,散草每吨卖到400元,裹包的草每吨能卖到600元。刨去地租、种肥费、人工费及机械费等各项投入,靠着种植桑根草,每亩地可收入2000多元钱。”

前王庄村并没有种植牧草的历史,引进桑根草,正是看中了它的增收能力。

胡国良是前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前王庄村“两委”班子一直在寻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好途径。听说周边的种植大户去年靠着种植桑根草致富,前王庄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动了心思。

前王庄村的不少地块都是挨着河的盐碱地,虽然有灌溉条件,但是越浇越碱。村民们种大田作物产出有限,这些年,愿意在地里“刨食”的人越来越少。村“两委”班子计划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通过规模化种植桑根草增收。今年正月十五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就行动起来,协调土地流转事宜。

他们成立了盐山县强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代表村集体的盐山县前王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盐山县强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占股60%,村民们自愿加入合作社,占股40%。合作社共在前王庄村和周边村庄流转了500余亩土地,每亩地付给村民750元土地流转金。

虽然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有不少都是盐碱地,但是因为桑根草的适应性强,到了这里并没有水土不服。

“桑根草不仅耐盐碱,而且好管理。我们只要在前期保障墒情播上种子,后期给植株浇足水、施足肥就行。而且这种草不招虫害,我们不用费心防控。”胡国良说,桑根草的耕、播、收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还大大节省了人工。

“县里和镇里也支持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还为流转的地块安装了电力设施。现在,我们的管理技术不断提升,通过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地里的草长得越来越好。”胡国良说,桑根草种植产业逐步走上正轨,还带动了村民就业。现在,妇女到种植基地协助打包牧草,每人每天可挣130元钱。男工在基地开收割机或铲车,每人每天可挣300多元钱。

2024-08-18 盐山县前王庄村: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811.html 1 试种桑根草 奔向好“钱”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