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6版:06

“练武是一辈子的事”

汪娟9岁入选沧州市武术队,入队仅半年就参加正式比赛,如今已经60岁的她,依然活跃在武术赛场——

汪娟在铁狮子前练武。

距离在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夺金才一年,汪娟就已按捺不住想要再一次上赛场。

家住新华区的汪娟今年60岁,是市级非遗项目拦手长穗双剑的传承人。她9岁入选沧州市武术队,几十年间,在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武术比赛中获得过30多块金牌,2022年被沧州市体育局、沧州市武术协会评为“十佳武师”。

天 赋

汪娟觉得很幸运——如果不是因为小时候听话,她不会和武术结下不解之缘,也不会得到今天这些荣誉。

汪娟从小在“武术窝儿”里长大,邻居们大多喜欢习武,但她却觉得,武术远不及翻跟头、爬墙头有意思。

汪娟9岁那年,沧州市武术队来学校挑选队员,老师和家长都让她去试试。那时,她对武术谈不上喜不喜欢,大人让去,她便去了。

当时正值暑假,汪娟每天都和同学一起到体育场训练。“我们学的是五步拳,每天下午练两三个小时。”汪娟记得特别清楚,第一天训练时,一共有138个同学参加,之后每过一段时间就少几个人,到最后仅剩七八个人,而她也逐步从队尾来到了队伍最前排。

看到有人被淘汰,汪娟会很着急,“这么简单的动作,怎么就完成不了呢?”

那时,汪娟把练武当成游戏,而在教练眼中,她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偷 懒”

汪娟加入沧州市武术队后,每天的训练从下午3点30分开始,直到天黑才结束,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

那时候条件差,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就在一个废弃车间训练。场地不仅坑洼不平,而且地面特别硬,队员们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而对他们来说,这还不是最难熬的。“到了冬天,场地里没有暖气,手指头冻得像胡萝卜一样。要是再练一会儿抡臂拍地,手不光肿,还透着血丝。”汪娟回忆说,他们练得最苦的时候,每天光是进行踢腿、压腿、压肩等基本功训练,就得一两个小时,其后才进行针对性训练。

练武很辛苦。日复一日中,很多小队员坚持不下去,离开了武术队,而汪娟却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汪娟笑着说,这是因为她善于“偷懒”。“训练时,如果教练盯得不紧,我就躲在一边看别人练。其实我不光是为了休息,而是想看一看谁练得比我好,研究一下对方是怎么练的,再想办法提高自己。”

说是“偷懒”,其实透着巧思。

凭着这股机灵劲儿,汪娟入选沧州市武术队仅半年就参加了正式比赛,并在其后几十年里,屡次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获得冠军。

较 量

赛场上虽然没有打打杀杀,却也不乏较量。

有一年,她和队友到承德参加武术比赛。在一次公开训练中,其他队伍的选手练了一招腾空摆莲。“那个动作做得棒极了!不仅腾空时间长,腿也踢得特别高,既舒展又飘逸。”汪娟说,当时现场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位选手吸引了。

汪娟的心气随即提了起来,“盖过他!”

她来到训练场上,整套拳打得行云流水,尤其到那招腾空摆莲时,她铆足了力气,展现出比以往更高的水平,最终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沧州队这边。

汪娟说:“竞技体育讲究气势,哪怕在训练场上,也要有舍我其谁的精气神。更何况,我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沧州,是武术之乡。”

如今,60岁的汪娟依然活跃在武术赛场上,她的学生也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她早已把练武当成习惯,她说:“练武是一辈子的事。”

2024-08-22 汪娟9岁入选沧州市武术队,入队仅半年就参加正式比赛,如今已经60岁的她,依然活跃在武术赛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211.html 1 “练武是一辈子的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