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 程
这个暑假,就读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大四学生张丛林只在家待了半个月。7月14日,他从大庆市出发,历时22天,骑行1800公里返回南皮县老家。8月20日,他坐高铁返校。之所以没有选择再骑行回去,张丛林略有遗憾地说:“时间不赶趟了。”
“如果时间充裕,我肯定会选择骑行返回学校。这一路,风景太美了。”今年23岁的张丛林是个性格开朗的大男孩,酷爱骑行。
今年暑假开始前,张丛林就偷偷为骑行返回家乡做起计划。骑行装备、备用药品、露营装备……7月14日,一切准备就绪,他便开启了这段特殊的旅程。
“我一路按照手机导航骑行,第一天骑行到大庆市肇源县,晚上露宿在一个小村子的广场上。那是我第一次睡帐篷,感觉很酷。”张丛林说。
“我在骑行途中绕了3个弯儿,分别在公主岭市、四平市、铁岭市留宿。之所以特意骑行去那里,是因为我觉得这3座城市地域文化深厚,值得用心去感受。我在当地吃了特色美食,拍了很多照片。”张丛林说。
就这样,原本1500公里的路程变成了1800公里。但幸运的是,张丛林骑行到四平市的时候,偶遇了骑行伙伴王禹博。王禹博是哈尔滨人,想趁暑假去北京看一看。两人相谈甚欢,于是他们从四平市出发,一路向南,结伴而行。
有了同伴,张丛林在骑行途中也多了一份乐趣。其间,他们一天最多骑行了224公里。结伴同行了8天,两人骑行到唐山才分开。
张丛林的骑行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22天的远途骑行中,张丛林的车子爆胎8次。“骑行第4天的时候,我的车胎就破了,虽说提前学习了补胎技能,可真上手操作时还是特别紧张。”张丛林说,他卸下轮胎,涂胶、打补丁、打磨……一系列操作下来用了一个多小时,急得张丛林额头的汗珠直往下淌,好在他最后修好了车胎,继续上路。
骑行途中并非都是坦途。张丛林指着运动相机随机拍下的照片告诉记者:“国道上货车很多,骑行要特别注意;乡间小路坑坑洼洼,很颠簸。有时还会有土路,赶上雨天路况不好时,只能推着车走。”
途中,张丛林还时常遇到暴雨天气的考验。“在沈阳市、鞍山市,我都遇到了暴雨,为了赶时间,只能冒雨前行。”张丛林打趣说道,“幸运的是,我一路骑行到家,还没摔过跟头。”
从大庆、长春、沈阳到葫芦岛、唐山、天津,直至家乡沧州,张丛林把沿途风景一一用运动相机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小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制作的单条视频浏览量最高达到30万人次,不少网友为他点赞。
“小伙子真棒!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注意安全,记得每天更新,给网友们报平安。”……张丛林说,网友的热情让他特别感动,每到一站,还会有当地网友为他推荐特色美食。
一路骑行,一路收获。当张丛林到达目的地沧州之后,他专门为家乡拍了一段视频。不少网友在视频中看到了美丽的南川楼、流淌的大运河,表示有空也要来走一走、看一看。“能为宣传家乡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张丛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