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横穿一次河西走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借酒泉的一次活动之机,说走就走,心的荧屏上,我将我的朝圣地图虔诚地加上了嘉峪关、敦煌、武威、张掖……也许是长期从事自然生态文化研究的缘故,对世界地质公园的张掖七彩丹霞,我是有点偏爱的意思,探寻的脚步也就身随心行,在秋风里“信马由缰”般地走入张掖那片彩色的秘境。
河西走廊的秋天,是梦幻般的一幅奇丽的画卷。张掖的七彩丹霞,在秋季的纯净光线下,像是用了大自然最慷慨的颜料,将山体涂抹得色彩斑斓。秋天的七彩丹霞,如诗如画。秋色也为这份壮丽添上了几分温柔的诗意。这是我在目睹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辽阔后,眼底的画墙上被大自然涂抹的最绚丽的一笔。
地质地貌的奇迹,是大自然无尽创造力的见证。张掖的七彩丹霞,是时光的杰作,它以奇特的山形和斑斓的色彩,成为世界独有的自然奇观。这是沉积与风化、水蚀共同绘制的地貌奇景,这是大自然亿万年时光的雕琢,这些因为不同矿物质的含量和氧化还原程度差异所形成的赭红、黄、橙、绿、白、灰等“七彩”颜色,交织在一起,在自然风化、水蚀作用的不断演化中,形成了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大美。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与岁月的脉动,能感受到造化神灵的点缀,能感受到皇天后土用绚烂的色彩测试秋风的调色技巧。七彩丹霞的地质地貌,像极了画家的调色板,秋风送爽、阳光涂色之际,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交织的山岩,被渲染得更为绚丽多彩,如同彩虹降落人间,附着于延绵起伏的山丘之上,赋予了七彩丹霞生动的灵性。更似彩色的诗行,在日光素手的弹拨中,心弦发出的撼人魂魄的舒缓颤音。
一场预约的秋雨说来就来。它不似春雨的绵密,它来得更爽快、更猛烈。雨珠在斑斓的岩石上跳跃,闪烁着晶莹的光点,那是秋日独有的灵动。雨水打在七彩的沙石上,汇成小溪,流过七彩丹霞的山地,将沉积的色素冲刷得更加明亮。秋雨过后,太阳重新露出云端,在秋阳照耀下,岩石表面闪烁着水珠,似宝石般熠熠生辉,岩石中的矿物质,在日照下激发出绚丽的光芒。七彩丹霞如洗,雨水让这些颜色更加饱满而明亮,似乎每一抹色彩都在秋雨中得到了净化,更加清澈地映入眼帘。雨珠还挂在岩石上,被余晖照耀,闪烁着晶莹的光点,如同散落人间的宝石。雨后的空气也变得异常清新,菊花们也在雨的滋润下竞相开放,散发着淡淡的菊香,这让此刻的七彩丹霞,更添了几分清新脱俗。雨水轻抚过的霞色,色彩变得更加鲜艳透亮,如同被新漆漆过一遍。漫步于这片七彩丹霞之间,步移景异,每一个角度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画面。仿佛每走一步,都能踏进一幅新的画卷,每一次呼吸,都能吸入一股新的芬芳。感受着秋雨与菊香交织的气息,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在这宁静与美丽并存的自然画卷中,时间仿佛凝固。每一抹色彩,每一缕香气,都像在诉说着千古不变的故事,这秋的菊香,也将我带入了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梦境。
远处,群山之间云雾缭绕,七彩丹霞的景色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还在展示着画中的自然故事。而近观那些清晰可见的岩石纹理,更让我敬佩造化的“笔力”,那勾勒,那赋彩,那线条,让这彩绘的华章,更显神奇。秋风拂过,带着一丝寒意,却也令天空更加湛蓝,使得七彩丹霞的色彩更加深邃。
傍晚时分,日落的余晖将七彩丹霞染上层层暖意,整个山脉像是被点燃,赤红如血,炽热而又不失温柔。站在七彩丹霞的高处远眺,晚霞似锦,天边渐渐染上了层层的暮色。而那山岩上的彩色条纹,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变得更加深邃神秘,仿佛整座山峦都燃烧沸腾了起来。心随视线延伸,似乎能触摸到那些色彩的边界,似乎能聆听到每一种颜色的语言,它们或浓烈或温婉,共同讲述着张掖这片土地的古老故事。它们以独有的方式,默默地演绎着张掖,演绎着大地,演绎着地球的一段不朽的传奇。而我,在此刻,只愿化作一抹秋色,醉倒在这片绮丽的七彩之中,静待日光再次于七彩丹霞之上绘制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