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7日
第03版:03

初中教师田甜

手绘7本生物学漫画书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插图

田甜手绘漫画书

田甜的书桌上,画纸和彩铅凌乱地铺了一桌。她拿着手稿涂涂改改,看起来像个画家,但又好像不那么专业。

“妈妈,都晚上11点多了,快睡觉吧!”听到女儿唤她,田甜这才把思绪从她的画中收回来,放下了手中的笔。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田甜下班后,又伏案“加班”5个多小时,只为手中的漫画手稿能快些完稿。

田甜是沧州市第十四中学的一名生物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把课本知识学得好、学得透,今年,她利用业余时间手绘了《崎岖之路》《能量气爆破》等7本生物知识漫画故事书。手稿摞在一起,足足有几百页。

眼下,新学期开始了,她正急着为漫画书《再度重相逢》创作最后一个章节。“初二年级的学生开学要学习植物的生理活动,我得抓紧把它画完,及时把书给孩子们发下去。”田甜说着又不自觉地拿起了笔。

画漫画书,田甜并非一时兴起。田甜说:“在初一年级生物学中,人体生物知识对学生们来说是重点难点,只看课本,一些学生会觉得很抽象,也容易混淆知识点。”她想,以漫画的形式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也许是个好办法。

于是今年2月寒假放假期间,从未画过漫画的田甜第一次尝试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漫画故事《崎岖之路》的创作由此正式开始。

打底稿、上色、勾线……不知画了几百遍,“葡萄糖队员”主人公的形象终于定稿。接下来的每本漫画书,田甜都抠图抠到了极致。

课本中,关于心脏结构的知识点只配了一张图片,不少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为此,田甜专门在漫画书《循环之境》中画了12张解析图,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心脏的四个腔室以及与其连接的主要血管。更贴心的是,在每页漫画右侧的空白处,田甜还把漫画所涉及的课本知识一一列出,并配上了图文讲解。

为了讲清血液在心脏中循环的规律,田甜在手绘的漫画故事书里,专门为主人公“小猫”画了一栋“联排别墅”,“左洗房”代表左心房,“花洒”连接肺静脉;“右洗房”代表右心房,“花洒”连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她把瓣膜画成“地漏”,把肺动脉和主动脉画成“排水管”,形象地呈现出血液循环的路径。

对于这样的漫画书,很多学生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甚至有不少学生催着老师更新漫画。

因为没有绘画基础,田甜画起漫画来比较吃力。她上网查资料、搜图片,绘画时要涂改很多遍。“最难的还不是画漫画,而是当‘编剧’。”田甜说,为了让漫画书涵盖的知识完整连贯,在课下发挥辅助学生们预习、复习的作用,她要提前串好故事线,让学生们读起来有兴趣。例如《能量气爆破》和《崎岖之路》分别讲述了“麦芽糖小队”和“两个葡萄糖队员”“同糖不同命”的故事。

“暑假期间,我抓紧更新《再度重相逢》的最后一个章节。这一次,第一章中掉在向日葵田的那粒葡萄糖,要以另一种身份和它的‘兄弟’见面了。”田甜说,初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植物的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这部分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今年暑假放假前,她就向学生们打了“包票”,要为他们更新漫画。新的学期,大家都很期待新漫画书带来的惊喜。

就这样涂涂改改,剪裁、粘贴,一边讲故事,一边梳理知识点,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本新的漫画书即将“问世”。拿着一页页手稿,田甜颇有成就感。“我想让我的学生真正理解生物学、爱上生物学。”她说,只要学生们看得起劲儿,她画起来就动力十足。

2024-09-07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初中教师田甜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876.html 1 手绘7本生物学漫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