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1日
第7R版:

《雨中登滕王阁》

交河 常青岳(清)

江风吹雨不堪听,

落叶萧萧满客庭。

半世浮名仍鹿鹿,

十年衰鬓早星星。

胸中彭蠡三秋阔,

眼底匡山九叠青。

回望长安天际渺,

倚阑翘首羡鸿冥。

赏析:

滕王阁是位于赣江畔的历史名楼,自唐代第一次重修催生了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之后,滕王阁就成了古今南北文人登高感怀的著名打卡地。

历史上滕王阁多次被毁坏和重建,后世登高者所能得知的前人书写,大部分并非从楼本身看到的。从作者生平经历推算,他所登的可能是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的滕王阁。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座太古老的建筑。

登高总有感怀。首联开头便是情景交融,风雨“不堪听”,落叶纷纷下,点明了秋天的时节背景,也体现了诗人漂泊在外、孤苦无依的心境。颔联则开始了古诗中常见的人生慨叹,直言身体已在追名逐利中变老,感慨年华逝去,伤感而无奈。到了颈联,气象突然开阔起来,广阔的鄱阳湖连着天际如在胸中,足见作者胸襟辽阔;雄伟的庐山铺展绿色溢满视野,可称气象博大。高处的风景带来心境的转变,诗歌的基调也增添了一份乐观。而尾联的“回望长安”“倚阑翘首”则是把眼前的实景推向一个虚幻的美好。而作者所说羡慕鸿雁飞过又消失在高远的天空尽头,也展现出站在古今文人皆来登临的阁楼上,于无数感慨生发之处,进一步委身于自由缥缈境界中的幽微情感。

诗中并没有滕王阁本身的景色描写,只写登高的风雨和高处的远望,但使它与一首普通登高感怀诗不同的,正是滕王阁这个著名的地理坐标与文化符号。有了滕王阁,登高的所见所感才有了特别的意义。

赵欣雨 齐斐斐 整理

2024-09-11 交河 常青岳(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0301.html 1 《雨中登滕王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