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1日
第7R版:

张 蕾:

感悟经典 疗愈心灵

张蕾和女儿在一起学习

本报记者 齐斐斐

为宝妈催乳、用所学所悟为她们答疑解惑,是张蕾工作的内容。学习经典并学以致用,让她更多感受了国学之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34岁的张蕾是一名催乳师,她说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有了古人“所感所悟”的加持,都会做得更有意义。

张蕾并非沧州人,而是跟随丈夫来到沧州创业的。哺乳指导也并非她的专业,而是在生下女儿后,自己所经历的病痛让她决定走上这条路。她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总能从里面读出一些意境和人生感悟。比如周端臣《少年游》里面的一句话“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的美好意境;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松弛感。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道路上,她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也是从这之后,她开始慢慢去把这些经典运用到家庭教育以及生活工作中。

女儿3岁时,正是习惯开始慢慢养成的时候,她会跟女儿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还会跟她讲“读书法,有三要,心眼口,信皆要”,还会讲“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女儿在慢慢理解中养成了很多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张蕾也学习了更多的国学经典,比如《道德经》《大学》《论语》,在女儿遇到问题时她也会引用里面的句子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一次,女儿课上写卷子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放学回家后,便吐槽说是因为时间不够。张蕾就跟她讲了《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把其中的道理讲与女儿听,引导女儿遇事向内求。

就这样, 随着接触的经典越来越多,张蕾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和魅力。这些道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和女儿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导她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

张蕾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讲,从小就开始学习知识、专业、能力、方法、技巧等,但这都是外在的东西,当我们没有成就的时候会觉得有成就就会满足,有成就就会有意义;其实当我们有了成就、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是不满足,这实际上就需要我们内外兼修,而学习和感悟国学经典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哺乳指导,在张蕾的理解中并非只是单纯的催乳,她觉得在给宝妈们缓解身体痛苦的同时,精神的疗愈也非常重要。每次入户工作的时候,她都会给宝妈们有针对性地讲国学故事,缓解初为人母的压力和焦虑。宝妈们也时常在线上与她聊天,她也会尽心尽力为她们解决问题,引导她们更好地做好未来的家庭教育。

关于读书,张蕾的故事很多。她曾经看到过一组漫画,是讲小兔问小鸭,人为什么要读书?小鸭说:“不读书你的价值观就只能由身边的人决定,因为如果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就只能模仿别人!非功利性的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兔说:“可是读的书会忘记怎么办呢?”小鸭说:“我们从小到大吃过很多食物是不是现在已经记不起来都有哪些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食物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们的骨头和血肉。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些你读过的书即使忘了,也藏在你的灵魂和气质里。”

今年春天,偶然的缘分,张蕾加入了沧州经典国学百家书院联盟,与志同道合的国学经典爱好者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最初的共学《大学》,到现在的共学《道德经》,每一次共读她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他们也都希望能感染身边更多人,一起学习国学经典,共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缕芬芳。

2024-09-11 张 蕾: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0304.html 1 感悟经典 疗愈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