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5日
第03版:03

特色种植“唤醒”盐碱地

——走进南皮县两个现代农业园区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殷文红 李 粲 昝立亚 冯 静

如何做好盐碱地的特色农业文章?南皮县锦冠生态种养现代农业园区和南皮县大浪淀乡彩麦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各辟蹊径,或种植苜蓿发展种养结合,或种植彩麦走出致富新路,或布局休闲农业,擦亮了生态发展的特色招牌——

“盐碱白”变成“苜蓿绿”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皮县锦冠生态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的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公司的种植基地,看到收割机正忙着收割苜蓿。

“苜蓿的产量高、再生性强、营养丰富,近年来备受养殖场的欢迎。我们种植的是‘中苜四号’苜蓿,其耐盐碱能力强,非常适合在咱南皮的盐碱地里种植。”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红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在,我们一年可收五六茬苜蓿,每亩地可收获3吨青贮苜蓿。”

据了解,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种植苜蓿,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还能够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饲草,实现种养结合的良性发展。

董红海说,南皮县原来就有种植苜蓿的传统。2000年前后,南皮县就曾有华北地区著名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但那时,苜蓿需要被晒成干草销售。然而,因为苜蓿的部分收获期恰逢雨季,遇到降雨天气难以储存,就会导致生产效益不佳,产业声势渐微。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苜蓿可以被制作成青贮饲料而且收割、打包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生产,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突破苜蓿产业的困局有了信心。2021年,公司让小小的苜蓿再次扎根南皮。

“我们公司流转的不少土地都是盐碱地。以前,公司在这些地里种植大田作物时,产出有限、效益一般。但是种植苜蓿就不一样了,我们不用费心保苗,也不用担心产量。苜蓿的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种植收益比大田作物要高一些。”为此,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发展了3000多亩苜蓿种植基地。

“我们试验过在不同生长时期收割苜蓿,并邀请专业机构测定蛋白含量。经过比对,现蕾期的苜蓿蛋白含量更高。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在苜蓿的开花率达到5%以前,抓紧采收。”董红海说。

不仅如此,到了雨季,为了保证苜蓿的品质,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会抢时间推进收割、晾晒、捡拾等各个环节。这时候,便要靠机械化作业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公司购入了割草机、搂草机、捡拾机、打包机等。

“现在,我们的苜蓿生产已形成了顺畅的作业流程。苜蓿被农机收割后,会在地里晾晒一段时间,然后运回加工基地,喷上菌剂,随后被裹上白色塑料薄膜进行发酵。裹包苜蓿发酵30天左右,就能销往全国各地的大型奶牛养殖基地了。”董红海说。

为了让这些优质饲草在本地也有用武之地,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计划建设存栏规模达2000头的奶牛养殖基地,探索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绿色彩麦有“内涵”

在南皮县大浪淀乡彩麦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南皮县顺发兴农家庭农场的粮库里,一堆堆绿色小麦引人注目。

“这是我们农场今年收获的特色彩麦,麦粒就是绿色的,可不是没成熟。”农场负责人丁宝春笑着介绍,“这些绿色彩麦,就是我们的特色招牌。”

他说,不同于普通小麦,绿色彩麦不只是外表出挑,其内在营养也十分丰富。绿色彩麦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功能型和保健型转变。但是不少人购买的多是合成类保健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绿色彩麦却不一样,它含有的营养物质是从土壤中吸取或在植株体内生成的,是纯天然的。从种植之初,我就觉得,它能开辟出不一样的市场。”丁宝春道出了相中绿色彩麦的缘由。

看中了绿色彩麦蕴含的致富潜力,合作社少则种植100多亩,多时种了200多亩,已经坚持种植了10多年。不仅如此,丁宝春还不断摸索科学管理模式,没少在地里下功夫。

合作社流转的地块不乏盐碱地,地力瘠薄,对于绿色彩麦的生长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为此,每年在绿色彩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丁宝春都会抢抓农时给麦田补足水肥,为绿色彩麦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经过多年实践,丁宝春基本摸清了绿色彩麦的生长规律,掌握了田间管理要点。

每年麦收后,丁宝春不会直接将彩麦销往市场,而是将其放到粮库中储存,等到客商有需求或市场价格高时,再销往市场。为了让这些彩麦更加耐储存,麦收时,丁宝春并不会像其他农户一样急着收麦,而是让麦穗在地里干到一定程度,才将其收割,再运回粮库中存放。

“今年,每亩地产了300多公斤绿色彩麦。由于我们已经种植多年,且在南皮县域内是独一份,客商一有需求,就到我们这儿来收麦。现在,每公斤绿色彩麦能卖到近5元钱。综合来看,种植效益还是比普通小麦要好一些的。”丁宝春说。

不仅如此,当地还有企业加工绿色彩麦,进行产业化发展。如今,农场产出的绿色彩麦不仅被磨制成面粉,还被制作成了挂面、营养保健饺子粉等特色农产品。

“欢迎更多有需求的客商与我联系,共同将绿色彩麦的营养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丁宝春说。

生态休闲新玩法

为在盐碱地里走出更广阔的生态发展道路,位于南皮县锦冠生态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的锦冠家庭农场则把发展的目光瞄向了休闲农业。

来到农场的果园,枝繁叶茂的梨树正迎来丰收期。工人们忙着采摘果实,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梨香。

“现在成熟的是鸭梨,又脆又甜。这段时间,陆续有顾客来采摘鸭梨。除此之外,我们还往市场上销售,这些梨也特别受欢迎。”作为锦冠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董红海对这里也十分熟悉。

他说,这片梨园是农场专门从当地果农手中流转过来的。为了让老品种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味道,无论是施肥、授粉还是剪枝,他们都十分精心。

“就拿施肥来说,我们特意在园区内的养牛场买来牛粪,制作出有机肥施还到果园里。土壤里的有机质多了,有助于提高果品品质,让鸭梨更甜。”现在,不少顾客都将这些鸭梨当作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在管理好梨园的同时,公司还发展了一片涵盖蟠桃、油桃等多种特色果品的采摘园,将休闲采摘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我们的果园在宣惠河畔,不仅果品丰富,空气也新鲜。除了周边村民过来采摘,不少城里人也愿意来欣赏田园风光。”巧用宣惠河畔的自然资源,他们还计划在河畔的村庄打造休闲康养基地。

2024-09-15 ——走进南皮县两个现代农业园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0570.html 1 特色种植“唤醒”盐碱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