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第06版:06

美术教师玩儿“跨界”

本报记者 张智超

高立云正在制作珍珠饰品

▲高立云创作的《北李枝》绘画作品与《北李枝》系列珍珠首饰

▶高立云设计的“运河—韵河”系列饰品

▲高立云设计的首饰受到大家喜爱

高立云是一名美术教师,她从6岁开始学画,如今已是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沧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

认识高立云的人大多知道她精于绘画,但很少有人知道她还会设计首饰,并在前段时间办了一场绘画与首饰作品展——

前段时间,在位于南川老街的凡轩美术馆,36岁的沧县大官厅乡第一中学美术教师高立云,举办了一场个人艺术作品展。展览上作品众多,不仅包括高立云以往创作的优秀画作,也包括她独立设计完成的一系列首饰。

更珍贵的“宝物”

高立云6岁开始学画,现在是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沧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

熟悉高立云的人大多知道她精于绘画,但知道她也会设计首饰的人却少之又少。

2022年,高立云到菲律宾读研究生。一天外出闲逛时,她偶然发现学校旁边有一个珍珠市场。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漂亮的珍珠,从小爱美的高立云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然而和这些珍珠比起来,更令高立云着迷的是当地手工艺人制作珍珠饰品的手艺。她仿佛在金矿里发现了比金子更珍贵的宝物,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到珍珠市场“偷学”手艺。

很快,高立云在菲律宾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她精心挑选了一些珍珠,准备回国后做成首饰送给家人。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挑选珍珠时多么用心,为珍珠打孔时就多么沮丧。

为珍珠打孔是制作珍珠首饰的一道重要工序。那时在高立云眼中,一颗上好的珍珠,不仅光泽度要高、颜色要好,更重要的是要足够圆。

在光滑圆润的珍珠上打孔,这对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高立云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我一只手捏着珍珠,一只手拿着打孔器。珍珠圆圆的、小小的,表面又光又滑,我稍一用力,钻头就滑走了,珍珠上就会留下一道划痕。”看着一颗颗被划损的珍珠,高立云既心疼又懊恼。

为此,她一边琢磨,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先用打孔器把珍珠表皮点破,然后再往深处钻。

制作首饰的工序非常多,和其他工序比起来,为珍珠打孔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好在对于喜欢的事情,高立云从来不嫌麻烦,“虽然学起来比较难,但既然自己喜欢,也就无所谓辛苦了。”

大自然的杰作

在南川老街,很多游客看到贴在美术馆门口的高立云个展海报后,会好奇地进去瞧一瞧。“这是我第一次在沧州看首饰作品展。”“原来珍珠不全都是圆的!”“这些珍珠虽然奇形怪状,但做成首饰还怪好看的。”……

听着游客们的评论,高立云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关注异形珍珠的。”

3年前,高立云创作了一组名为《北李枝》的绘画作品。她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色块代表植物的花朵和叶片,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又浪漫的艺术氛围。她觉得,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或许就有一株像“北李枝”这样五彩斑斓的植物。

今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高立云找到一颗异形珍珠。“那是一颗天然珍珠,它的颜色和形状都像极了‘北李枝’的花朵。”高立云惊呆了,她没想到竟有这么巧的事情。

“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一颗珍珠都是圆的。珠圆玉润是一种美,‘奇形怪状’也是一种美。”从那以后,高立云便喜欢上了异形珍珠,并萌生了设计《北李枝》系列珍珠首饰的想法。

然而这个想法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从年初到现在,高立云找了上万颗珍珠,但符合作品要求的只有几十颗。

她把这些珍珠制成《北李枝》系列珍珠首饰,并带到了个展上。“《北李枝》绘画作品与《北李枝》系列珍珠首饰相映成趣,游客们不约而同地赞叹起大自然的神奇。”高立云说。

为家乡创作

高立云不仅设计珍珠首饰,也设计银饰、斑彩石饰品、欧泊饰品。在她设计的众多首饰作品中,有一个系列是专为沧州创作的,那就是“运河—韵河”。

去年冬天,高立云在外地观看了一场工艺美术展。展览上展出了很多采用錾刻、花丝镶嵌、金银错等传统工艺制作的首饰。对于这些传统工艺,高立云越看越喜欢,一个劲儿地向手艺人请教问题,恨不得一口气全学会。

回到沧州后,她在钻研这些传统工艺的同时,萌生了为家乡设计首饰的想法。

“有一天,我在运河岸边散步,路过‘Ω弯’时,看到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犹如洒了一层金,灵感一下子就来了。”高立云急匆匆回到家,画图、塑形、打磨、烧制、抛光……很快就将一个缩小版的“Ω弯”做了出来。

“第一版小样只做到了形似,并没有体现出运河波细如粼的美感。”高立云查找历朝历代有关水的画作,最终在南宋画家马远创作的《水图》中找到了答案,“《水图》中有一段名为‘洞庭风细’,画中水纹细密柔婉,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与天际混为一色。”

起初,高立云用针当錾子,在小样上密密麻麻地錾刻了无数个针眼,试图模拟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可她尝试了很多遍,总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调整錾刻密度、更换不同粗细的錾子……高立云一遍遍尝试,终于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饰品小巧而又灵动,表面细密的錾纹让光线发生折射,波细如粼。

高立云为作品起名为“运河—韵河”,并申请了版权。如今,这组作品包含戒指、项链、胸针、耳饰、袖扣等。

“设计首饰是我的爱好,我将这个爱好和家乡联系在一起,而它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高立云说。

2024-10-10 本报记者 张智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2653.html 1 美术教师玩儿“跨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