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我市800余万亩秋粮作物陆续迎来收获。连日来,沧县汪家铺小学教师刘书芹和她的39名学生,共同创作了一系列剪纸作品,展现丰收的场景,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我们创作的这些作品里,最大的一幅长1.2米,是我用刻刀创作的,其余的大多是同学们的作品。作品里有头顶草帽、手拿镰刀的农民,有压弯腰的稻穗、挺拔的玉米等,每幅作品都很精彩。”刘书芹说道。
早在多年前,汪家铺小学就开设了剪纸课堂。2021年,刘书芹支教结束,回校担任班主任期间,承担起教孩子们剪纸的工作。
她常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为主题,教学生们创作底稿,并用剪刀或刻刀制作作品,时常带给孩子们惊喜。
“刻纸也是剪纸的一种。相比剪纸作品,刻纸作品的线条更加细腻。”刘书芹说。
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刘书芹教给学生们多种铁索桥的绘画方法。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学生们用剪纸的形式自由创作了栽花、拔草等劳动场景。在学习古诗《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这一诗句时,刘书芹特意叮嘱学生“横”字在剪纸中要如何刻画……孩子们通过边学习、边创作,不知不觉间也熟练掌握了文章中的知识点。
刘书芹教得认真,学生们学得起劲儿。不少家长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后,专门找到刘书芹,希望她制作几张剪纸底稿让孩子们在假期练习。“通过学习剪纸,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一位家长说道。
“每到传统节日或季节更替,我们总要策划剪纸活动,让学生们一展身手。”刘书芹说,她曾带领学生们以大运河、铁狮子、沧州武术等为主题,剪刻过许多作品,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剪纸技术,又让他们对沧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丰收时节,刘书芹看到田间稻穗金黄,便带领学生们勾勒出田野上丰收的好光景。孩子们接到新“任务”后很兴奋,忙着在纸上打起了底稿,以刻刀代笔,精心雕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学们的作品创作完成后,刘书芹将这些作品在汪家铺镇刘进士村村民广场展出,赢得村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需要年轻人传承、发扬。”刘书芹说,通过学习剪纸,许多孩子变得更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