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梦鹤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不少农户的田间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但是渤海新区黄骅市官庄乡的枣农冯书甲,却故意让田间管理慢下来。他不断探索生态管理模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出的冬枣质优味美,也因此吸引了一批忠实顾客——
诱捕害虫
眼下,冯书甲家的冬枣陆续成熟,虽然比其他农户的晚上市近半个月,却更受欢迎。甚至有顾客一直等待,只为能吃上他家的冬枣。
“我家的冬枣用生态模式管理,自然坐果、自然成熟,虽然售价比普通冬枣的略高,但是不愁销。”冯书甲说。
前些年,冯书甲刚种冬枣时,采用和周边农户一样的管理方法。谁知道,种出的冬枣不仅卖不上价,还遇到了销售难题。冯书甲萌生了改变种植模式的想法——以质取胜,靠提升果品品质来增加经济效益。
思前想后,冯书甲决定先从冬枣树的病虫害防治抓起。原来,冬枣树在春夏时节会受到多种害虫的侵扰。过去,他主要喷洒化学药剂防治虫害。这样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治住虫害,但是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冬枣品质。
为让人们吃到更放心、更好吃的冬枣,冯书甲不断探索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还因此结识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贾彦丽。
贾彦丽对冯书甲的管理理念非常感兴趣,专门带队到他的枣园考察,帮助冯书甲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将他的枣园定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试验基地。
“在贾老师团队的帮助下,我尝试用物理方式和生物方式防治虫害。这些方式虽然不如化学防治见效快,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但是不会造成污染,能提高冬枣品质。”在贾彦丽的指导下,冯书甲采用诱捕器捉虫,有效控制住冬枣树上的害虫。
“瞧,这个桶就是诱捕器。我在诱捕器里装上性诱剂来吸引害虫,同时,还放了少量洗衣粉水来增强诱杀效果。”他说,性诱剂是一种生物制剂,能吸引雄虫,通过将雄虫诱杀在诱捕器中来降低害虫的繁殖数量。
“通过不定期检查诱捕器里的害虫数量,我发现诱捕器的防治效果比较好。配合着诱捕器,我还在枣园里挂了不少粘虫板诱捕害虫。就算虫害发生严重时,我也只喷施生物制剂,避免化学污染。”冯书甲说。
枣园生草
要产出优质的冬枣,在除草环节,冯书甲也着意让管理慢下来。
眼下,冬枣树上枝叶繁茂,树下也是一片碧绿——杂草恣意生长,犹如为枣园铺上了一层“绿毯”。给杂草留出生长空间,也是冯书甲提升冬枣品质的秘诀之一。
“这几年,我特意在园子里养草,让树下经常覆盖着一层杂草。为避免影响枣园的通透性,我也定期割草,但只用割草机割草,坚决不打除草剂。”冯书甲说,虽然将20亩枣园的草割一遍要耗时一个星期、花费4000多元,但是能让产出的冬枣更好吃,他觉得值。
早些年,冯书甲可不这样。那时,勤快的他,总是把树下的草清理得干干净净。后来,他才知道让枣园生草有不少好处。
“给杂草留出生长空间后,草的根系能疏松土壤、涵养水源,减少土壤的板结。夏季时,雨水顺着草根流到地下,枣园的积水比以前少多了。”冯书甲说。
不仅如此,夏季炎热时,杂草覆盖在地面上,能够有效阻挡太阳光直射土壤,降低地温。冬季及早春时,枯草又如一层“小被子”,让枣树的根系少受冻害。
被粉碎的杂草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为此,贾彦丽团队还在冯书甲的枣园种草,进行品种试验,筛选适宜品种。
“前些年,附近的人经过枣园,看见树下杂草丛生,都质疑我是认真种冬枣吗?这几年,他们吃到了我种的冬枣,才改变了看法。现在,不少人跟我学着养草呢。”冯书甲说。
送出人气
随着管理慢了下来,冯书甲的冬枣品质逐渐提高了。由于他还注意把控冬枣的成熟度,销售的冬枣口感脆、糖度高,因此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我的冬枣不仅畅销黄骅,还打开了京津冀市场,在线上市场也十分受欢迎。就算开园晚,也有顾客专门等着,只买我的冬枣。”冯书甲自豪不已。
冯书甲是如何把好产品卖出好销路的?他笑言,人气都是送出来的。
原来,在放慢管理、产出优质冬枣之初,冯书甲也曾面临销售无门的尴尬。冬枣的管理成本高了、品质好了,如若在批发市场低价卖,冯书甲就收不回成本。由于人们不了解他的冬枣,那时他也打不开中高端市场的大门。连续几年,冯书甲不赚反赔。但是,他还是坚持生态管理,宁可赔钱也希望大伙儿能吃到优质冬枣。
“后来,我在微信朋友圈半卖半送,先让人们能吃到我的冬枣。”那时,如果有顾客在他家买两箱冬枣,冯书甲要额外赠送一箱,让顾客分给亲朋好友试吃。如果顾客吃着觉得不好,他索性连两箱冬枣的钱也不收。
顾客吃了冯书甲家的冬枣,反馈非常好。口口相传间,越来越多的人找他买冬枣。
“虽然生态管理的冬枣产量低,但是有了固定销售渠道后,我的收益比较稳定。以后,我还要探索订单式种植模式,引导想吃优质冬枣的顾客提前一年预订,给更多冬枣找到‘好婆家’。”冯书甲有了新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