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薛 文
亩产285.08公斤!近日,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百亩盐碱地大豆示范田的核心示范区里传来好消息——经过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含盐量为1.7‰至3‰的这片盐碱地,每亩地产大豆285.08公斤!
在盐碱地上种大豆,竟能达到这么高的亩产量,着实令人惊喜。
示范田的核心示范区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打造。为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的宝藏”,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不断培育良种、推广良法、使用良机。核心示范区种植的抗旱、耐盐碱大豆新品系“沧豆20”,便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耗时10年选育的。
“我们这边的地都是盐碱地,以前种大豆,每亩地也就能收150多公斤豆子。今年,我们首次试种‘沧豆20’,原想着亩产量能增加百分之二三十就挺好,没想到,能有这么高的产量。看来大豆要高产,选良种很关键。”喜获丰收,种植示范田的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负责人十分高兴。
“‘沧豆20’抗旱、耐盐碱,2022年参加黄淮海大豆联合鉴定抗旱性评价(田间),抗旱级别被评为1级,同年又参加黄淮海大豆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全生育期耐盐等级被鉴定为1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曹金锋说,从“以种适地”的角度入手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10多年前,试验站的科研团队就开始培育抗旱、耐盐碱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选育“沧豆20”时,科研团队除了在实验室里进行耐盐碱鉴定实验,还连年在盐碱地示范田里进行试种。
“瞧,这豆荚饱满,豆粒真大。大豆产量高,离不开种植密度、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产量三要素的协调。‘沧豆20’的百粒重达到26克多,是高产的基础。”参加测产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张孟臣说。
“今年,我们首次使用宽窄行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应用了麦茬免耕轻简化耕作播种技术,让播种密度、深度有了保障。‘沧豆20’能够在盐碱地上取得高产,也离不开农机的应用。”曹金锋感叹道。
原来,我市农户一般在麦收后种植大豆。但是,麦收后田里留下的大量秸秆,是长期以来困扰大豆播种的一个难题。如果在留有秸秆的地里直接播种大豆,不仅会导致出苗率低,还存在除草效果不佳、肥料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使用宽窄行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大豆大不一样。麦收时,农户无需处理秸秆,播种机一次进地,就能同步完成秸秆清理、精量播种、侧深施肥、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秸秆覆盖。
“播种时,宽窄行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上的种床整备装置会先清理地面上的秸秆,将秸秆横向移到一旁,保持地面清洁,避免影响作业。随后,播种机精量播种,除保证株距均匀外,还能在麦茬地高低不平时保持播深一致,确保出苗均匀。同时,播种机在种穴的旁侧施肥,这样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覆土镇压后,播种机还会喷施封闭除草剂,比传统种植模式的除草效果更好。返回作业时,播种机再将横向移开的秸秆均匀覆盖到上一趟播完的地面上。秸秆覆盖有助于保墒、降温,可以帮助种子早出苗,还能减少土壤板结。”曹金锋说,播种机采用宽窄行模式播种大豆,可以大幅度提高成苗率,进而提高单产。此外,宽窄行种植模式也能优化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落花落荚,降低倒伏风险,为大豆高产奠定基础。
“应用麦茬免耕轻简化耕作播种技术,不仅省时省工,还增产增效。试验站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让我们见识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收的‘沧豆20’不卖给客商,全部作为种子留存。明年夏天,我们还要继续应用麦茬免耕轻简化耕作播种技术,扩大‘沧豆20’的种植规模。”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负责人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