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第07版:07

早产预警信号,准妈妈必知的保命知识

王月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

怀孕是每位女性生命中一段既充满期待又略带紧张的时期。在孕期,准妈妈们最希望的就是宝宝能够足月健康地出生。然而,有时事情并不总是按计划进行,早产便是其中之一。早产,指的是在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时分娩。了解早产的预警信号,对准妈妈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将详细介绍早产的定义、原因、预警信号以及应对措施,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宝宝。

一、早产的定义与原因

早产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未满37周便提前出生。并且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感染:如尿路感染、羊膜腔感染等,可引起炎症反应,刺激子宫收缩。

子宫异常:如双子宫、子宫肌瘤、宫颈机能不全等,可能影响子宫的稳定性。

胎盘问题: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会干扰胎儿的营养供应和稳定性。

母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未得到良好控制时,可增加早产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酗酒、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均可影响孕期健康。

多胎妊娠:怀有多胞胎的孕妇,子宫压力增大,早产风险相应增加。

二、早产的预警信号

规律性宫缩:如果孕妇感到腹部一阵阵紧缩,且这种紧缩感逐渐增强,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可能是早产宫缩的表现。

阴道出血:孕期任何形式的阴道出血都应被视为异常,尤其是伴有腹痛或宫缩时,需立即就医。

羊水破裂:正常情况下,羊水应在分娩时破裂。如果孕妇感觉有大量液体从阴道流出,可能是羊水早破,需紧急就医。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持续的腰部或下腹部疼痛,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可能是早产的征兆。

阴道分泌物改变:如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带有血丝,应引起重视。

胎儿活动减少:孕妇应定期记录胎动,如果胎儿活动明显减少,可能是胎儿状况不佳的信号。

三、早产的应对措施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早产征兆,应立即联系医院或直接前往医院急诊,不要拖延。

保持平躺:在等待就医或转运过程中,尽量保持平躺姿势,以减少子宫压力,延缓早产进程。

补充水分: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记录症状:在等待就医时,记录自己的症状开始时间、持续情况及变化,有助于医生快速评估。

心理准备: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

四、早产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均衡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适量运动: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的孕期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促进胎儿健康。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

学习孕期知识:参加孕期教育课程,了解孕期生理变化及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五、早产后的护理与康复

妈妈护理:产后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如有产后出血、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宝宝护理:早产儿由于发育未完全,可能需要特殊的医疗护理,如保温、喂养、监测生命体征等。家长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学习早产儿护理知识。

心理支持:早产可能给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应相互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定期随访:早产儿和妈妈都应定期回医院随访,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妈妈的身体恢复状况。

六、结语

早产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通过了解早产的定义、原因、预警信号及应对措施,准妈妈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孕期挑战。记住,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是保护母婴安全的关键。在整个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进行产检,是预防早产、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2024-11-0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4811.html 1 早产预警信号,准妈妈必知的保命知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