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次“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的联合推广单位,沧州银行东光支行、东光县文化馆、东光县纸箱包装机械制造联合会、东光县连镇镇李四维村村委会、东光荀乡京剧社也派代表参加了活动。活动中,这些参会嘉宾畅所欲言,抒发对东光、对运河的深情。
东光县文化馆馆长薛辉:文化馆通过开展文化进景区、进街区以及“遇见艺术”“唱响河北”“舞动河北”“画说河北”等活动,不断丰富东光文旅业态。此外,文化馆还承办了“文化下乡”“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活动。
东光作家代表金培瑞:依托文学季刊,如今,文学的种子已播撒到东光的每个角落,一批文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东光的作家们始终都在为时代而歌、为大运河而歌。
东光美协主席于志祥:东光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创作了不少以家乡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用手中的笔画好家乡和大运河。
东光书协主席陈国政:东光书法爱好者不少。首批沧州市级书法之乡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东光镇。今后,东光书协争取多出拳头作品,培植书法新人,用书法的形式讴歌母亲河。
东光非遗代表、观州葫芦制作人张卫东:观州葫芦创作融美术、雕刻、镶嵌技艺于一体,凝聚着世代运河艺人的文化修养和精湛技艺。我制作葫芦艺术品40多年,开发出茶壶、挂件等多种工艺品,始终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
东光县连镇镇李四维村党支部书记李星:李四维村位于运河“几”字弯内,风光秀美。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村民摸索着办厂子。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就有了“北方纸箱包装机械基地”“东光县第一个亿元村”的美誉。如今,村里80多家企业抱团发展,老百姓生活富足。
东光荀乡京剧社社长张景明: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从小生长在运河边。为纪念荀慧生先生,东光修建了荀慧生纪念馆,还成立了荀乡京剧社。多年来,荀乡京剧社一直坚持公益演出,为传承、弘扬京剧艺术而努力。
沧州孔子学会秘书长孔维涛:沧州孔子学会目前正在进行运河文化与儒家文化课题的研究。这次东光之行,每个人都收获很大。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灿烂厚重,还体会到了运河经济的勃勃生机。
沧州银行东光支行副行长王天野:听完老师们的讲解,我对运河历史文化以及东光纸箱包装机械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美丽的大运河润泽着狮城万物,也孕育了砥砺前行的沧州银行。沧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在大运河的哺育下,沧州银行走过了26个春秋,如今已有115个营业网点,遍布燕赵大地。沧州银行始终践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理念。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实惠的产品和更贴心的服务。
杨金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