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一名8岁男孩手、脚都长了“痛风石”,左侧肾脏还出现结石。原来,男孩每天把甜饮料当水喝,又不爱运动,导致痛风。专家表示,如今,痛风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多由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引发。其中,儿童时期体重偏高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爱喝甜饮料 8岁“小胖墩”尿酸超标近一倍
8岁的明明(化名)身高1.3米,体重却达70公斤,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胖墩”。来医院时,他直嚷“脚踝疼”。医生检查发现,明明脚趾、脚踝和双手红肿,并且在关节处出现了“痛风石”,尿酸高达700多微摩尔/升,比正常尿酸指标420微摩尔/升高出了近一倍。令医生吃惊的是,明明左侧肾脏还长出了结石。
据明明家长介绍,明明从小就爱喝甜饮料、爱吃油炸食品,也很少运动,体重增长很快。不久前,孩子总说两个脚踝疼,起初家长以为是生长痛,但后来发现明明脚趾、脚踝和双手红肿,还有发热感。
8岁男孩怎么会得痛风?
“长期饮用含糖饮料,是诱发痛风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诊明明的医生、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平利峰说,他在门诊遇到过不少类似病例,不少孩子喜欢喝甜饮料,殊不知,含糖饮料中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更多嘌呤,导致尿酸升高。
此外,儿童的血尿酸水平与肥胖密切相关。“儿童时期体重偏高是诱发痛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肥胖会导致体内尿酸合成增加和肾脏排泄减少。”平利峰解释说。
◆痛风患者日趋低龄化 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痛风发作的诱因之一是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
近年来,痛风患者明显呈低龄化趋势。
“痛风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在平时接诊的患者中,孩子患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并不少见,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平利峰说,这部分患者大多比较肥胖,不爱运动,爱吃高热量、高嘌呤的食物。
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痛风低龄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年轻人平时应酬多、压力大,缺乏活动,再加上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啤酒、含有高果糖的饮品、浓汤,过量食用高嘌呤、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都会增加代谢负担,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发展为痛风。
“尿酸偏高,并不一定会引起症状,因此,很多人不够重视,直到手脚痛得受不了了才来医院,这时候往往就比较严重了。”平利峰提醒,事实上,高尿酸的危害并不小,除了导致痛风外,还会引起或加剧“三高”等问题,严重者造成肾、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
◆养成生活好习惯 谨防多病共发
“痛风患者早期尿酸水平超标时,如果及时就医得到有效调节,可以避免发展成痛风。”平利峰建议人们要提高对高尿酸、痛风的认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除了治疗外,调整生活方式是控制痛风最有效的手段。”平利峰提醒,要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食用动物内脏、不喝高果糖饮料,每天喝1500毫升至2000毫升水,以保证排尿量。此外,酒精对痛风患者危害非常大,要避免饮用酒精制品。
控制体重也是降尿酸的有效手段。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同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痛风反复发作或已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积极控制病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年轻患者有高尿酸血症合并肥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干预,谨防多病共发。”平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