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这对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个区分开来”具体为:一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二是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三是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因此,在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行始于思,思在干之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三个区分开来”在目标导向上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足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可用。大多数的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不断地试错、改错中才能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道路,而试错经历将会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
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始终保持“想干事”的强烈愿望,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怀揣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激发创造活力,凝聚起磅礴力量,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涵养敢干事的勇气魄力,把“不敢干”变成“勇于干”。“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真抓实干是成事的关键。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追责问责的形势下,部分基层干部心态发生变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自保心态悄然蔓延。“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完善了容错纠错机制,更加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自觉。
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思想禁锢;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持续释放“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生机;勇于冲破前进道路的阻碍,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姿态。强化攻坚克难精神,展现“敢为”的坚韧,围绕矛盾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举措,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亮出真本领,狠下真功夫,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解决问题。
锤炼会干事的过硬本领,把“不会干”变成“善于干”。“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铁肩膀才能担起新使命”,善为是一种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勤于学习、学深悟透,才能准确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安排部署上踩准节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不论是经济事业发展,还是科技水平进步,都是经过不断摸索才得以完成的。
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站稳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拿出敢拼敢干、积极进取的斗志,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精度、分析问题的广度。要不断锤炼自身,在实践磨砺中拔节生长,结合自身的优势长处,以成绩说话,既要练就敢拼敢干的硬功夫,也要修炼见招拆招的真本领,更要掌握借力借势的软办法,高效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争做干事创业的干将、闯将、猛将,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奋力答好新时代人民“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