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全力破除“马小车大、马疲车困、马弱车沉”的弊病,将减负减到“心坎”里,保持“时刻在路上”的状态,做实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
坚定久久为功的信念,打赢基层减负“持久战”。基层减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坚守“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把问题整改贯穿基层减负始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破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直到基层减负完全胜利。要以“追风赶月莫停留”的精神,持之以恒常“减”不懈,久久为功纠治痼疾,防止老问题死灰复燃,甚至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切实把减负成果巩固好、坚持好。
永葆真抓实干的状态,清除形式主义“坏土壤”。要谨防基层减负中穷折腾导致减负“越减越负”的形式主义。要有“知不足而奋进”的态度,敢于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直奔问题去,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勇气与决心整改落实问题,在检视上动真格,在整改上求实效,铆足真整改、真落实的拼劲,让“实”字贯穿减负始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责任减轻了、可以“躺平”了,而是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把减负的焦点对准基层的难点,把“减”出的时间精力全部“加”到实干奋斗上去,变“小马拉大车”为“骏马齐头进”。
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怀,收集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说到底,基层减负的目的是让广大基层干部从繁杂的工作中减轻压力,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要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基层听真话、察真情、取真经,认真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心声、详细记录群众的“吐槽”,当好意见收集员、问题记录员、群众办事员,不断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