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第08版:08

品读沧州“故”事 传承诗经文化

本报记者 齐斐斐

日前,一场诗经文化品读会在市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举办。全市300余名诗词爱好者共研诗经文化,共享文化盛宴。

沧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桂茂担任主讲嘉宾。刘桂茂以“从《诗经》遗迹地图看《诗经》在沧州的传承和传播”为主题,介绍了诗经文化的重要地位,由此引出诗经文化的三阶段——创始阶段、复兴阶段、研究阶段。同时,刘桂茂逐一阐述了南皮、任丘、献县、泊头、河间、沧县及肃宁等地与《诗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归纳汇总至沧州与《诗经》的整体关联,让现场观众对诗经文化在沧州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现场,访谈嘉宾分别就《诗经》的文化价值、保护传承诗经文化及推动沧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沧州师范学院教授孙云英就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诗经文化,提出了三条建议:首要之务,是将《诗经》作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学习内容置于首位;其次,应深入挖掘《诗经》中的廉政文化元素,以此为基点进行拓展与创新;再者,《诗经》本质上是一部经典读本,我们应效仿孔子,运用《诗经》作为教育工具,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精髓。

河间市诗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田艳芳则分享了自己学习《诗经》的心得。她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例,讲述了《诗经》是如何在不经意间渗透人心的。她将这一深刻体悟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每日反省与修正,力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诗经精神的契合点,推动诗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吴相艳阐述了她创作诗经系列文章的初衷与灵感来源。她认为诗经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在谈及创作缘起时,她提到自己如何对150余个诗经成语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解读。每个成语都被她精心编写成一篇千字佳作,不仅深刻剖析了成语的内涵与外延,还着重强调了其在文学性与故事性上的巧妙融合,旨在促进读者对诗经成语的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

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详尽地阐述了《<诗经>诵读指要》的出版缘由,进一步谈及了此书的立项背景,分享了从策划到编辑的点滴历程,以及如何在沧州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充分发挥《诗经》的独特魅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推广营销策略。旨在通过此书的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诗经》之美,促进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

活动中,市图书馆馆长宋兆凯就市图书馆诗经专题文献馆资源收藏与利用等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2024-11-13 本报记者 齐斐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5891.html 1 品读沧州“故”事 传承诗经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