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呼吸内科、儿科了解到,最近,我市呼吸道疾病患者较一个月前增长了近一倍。目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等,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绝大多数,并且有不少患者出现多种病毒叠加感染。
专家提醒,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确诊病原后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服药和囤药;即使身体产生抗体,也切勿掉以轻心。
记者调查
低年龄段孩子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上升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医院的呼吸内科、儿科,楼道内挤满了等待就诊的人,有的还不停地咳嗽。
“孩子高烧咳嗽好几天了,之前一直以为是流感,在家服药没效果,前两天到医院检查时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11月24日上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儿一科门诊,一位正在陪孩子就诊的妈妈说,孩子用药后症状缓解了一些,但一直没有痊愈,就再带孩子来做个检查。
不仅是医院,社区门诊也人满为患。在运河区一家社区门诊里,记者看到三间屋内挤满了患者,床上、座位上,都是输液的人。
“目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等,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绝大多数,儿童免疫力较弱,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肺炎。”沧州市中心医院儿一科主任阎志新说,随着气温降低,其他病原体也逐渐增多,大部分以病毒感染为主,流感病毒、合胞病毒、新冠病毒等也呈持续上升趋势。
“尽管这段时间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略有下降。”阎志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近两年,小年龄段孩子感染比例不断上升。
除了儿科患者爆满外,呼吸内科的成人患者也大量增多。“成人症状较轻,多为感冒发热。”沧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一科副主任邸庆国提醒,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要格外注意。
防护难点
多种病菌混合感染,症状不重也会患肺炎
冬季多种病原体活跃,混合感染的几率也不断增加。
在儿科门诊,有的孩子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一两个月,病情快好时又感染了流感,咳嗽症状又有所加重。随着各种病原体日益活跃,“细菌+支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病毒”混合感染等情况都会出现。
“呼吸道传播的病菌,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不同病菌也会有症状上的差异。譬如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发烧,但以咳嗽为主。感染病毒的患者则容易出现高热,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喘息。”阎志新介绍,混合感染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且对肺部的影响更大、程度更深,导致症状加重、用药量增加、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增大。
阎志新说,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早期发病看似症状不重,精神也好,但病程发展快,来医院时就已经感染了肺炎。
她提醒,孩子发烧24小时至72小时内到医院检查,血象会有更清楚地显示,否则可能检测不出异常。如果孩子发烧一直不退或咳嗽剧烈,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来医院就诊。
目前,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比较多,特别是住院的肺炎患者,支原体合并细菌的感染的较多。
“有几类人更容易出现合并感染。”邸庆国提醒,学龄儿童,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吸烟、喝酒人群,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这些人群要做好防护,否则容易出现多种病毒合并感染。
专家建议
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有抗体也莫掉以轻心
生活中,有不少人一生病就吃抗生素,头孢、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以随意吃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张丽提醒,目前,呼吸道疾病呈多种病原混杂的情况,一定要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切忌盲目自行用药、囤药。
还有不少人感冒发烧好了,认为自己身体产生了抗体,便开始“放飞自我”,却不料病情出现了反复。
“有的患者出现一种病刚好,没过几天又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患者身体已经痊愈,但免疫功能因为这次感染也受到了一定损害,所以,当遇到不同病菌感染时,病症可能还会加重。”张丽说,一般肺炎支原体感染后5天到7天产生抗体,抗体可持续2个月至6个月。但是,有了抗体也有再感染的可能。流感抗体产生的时间因人而异,可持续3个月至12个月不等。感染肺炎链球菌1周至2周后会出现抗体,6个月至8个月抗体浓度开始下降。
目前,流感、肺炎链球菌有预防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疫苗,就能及时产生抗体。但不是接种疫苗就保险了,接种疫苗后也有被感染的可能,不过症状相对较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张丽说,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尽量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外出时,戴好口罩,尽量远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