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第08版:08

《闻莺有感》

任丘 舒其绍(清)

其一

满天风雨雁归声,叫过秦关第几程。

正是伤春听不得,落花时节更闻莺。

其二

笳鼓喧阗百战场,朅来耳畔谱笙簧。

等闲漫奏伊川曲,少妇楼头怨绿杨。

赏析:

舒其绍(1744年—1821年),字衣堂,号艺棠,别号春林,任丘人。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官长兴县知县。著有《归鹤轩诗草》《归鹤轩文集》。

其一,古诗词中写各种动植物,并不是随意的,通常要选择与事件及情感相适应的。例如《诗经》中出现的动植物非常多,大多被赋予了情感价值,无论是赋、还是比、兴,动植物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取向,后人引用《诗经》里的句子,也常常是借用这种情感价值,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诗通过写风雨、雁叫声、秦关、落花、黄莺,渲染了伤春的气氛。作者以归雁起兴,以秦关相承,写漫天的风雨中,传来了一阵阵的雁叫声,引起自己对亲人的思念。秦关重重,征程漫漫,回归的大雁已经到了哪一道关口?大雁已经回来了,可远方的征人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第三、四句写春天即将过去,花儿凋谢,遍地落红,单单是听到大雁的叫声,就已经不能忍受心中的烦闷,一颗心已经飞到了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但就在此时,思绪又突然被黄莺的叫声打断,更增添了无限的悲伤。

其二,战争是残酷的,即使是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边防官兵也是饱受着思乡之苦。战士们驻扎在曾经百战的战场上,虽然是暂时的和平,但这里依然到处是凄凉悲怆的胡笳声,还有那惊心动魄的鼓角争鸣。而此时,耳边怎会又传来中原流行的笙簧音乐呢?这不经意间传来的曲子,竟然是《伊川曲》。这曲调,不由得让人想起家乡和亲人。此刻的家乡,已然是杨柳青青,不知道有多少妻子正翘首以盼,等待着丈夫归来。诗中笳鼓与笙簧相对、战场与楼头相对,充分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两首诗,前者写闺怨,后者写边塞,前者写闺妇,后者写战士,两相呼应,构思巧妙。

曲炳国 齐斐斐 整理

2024-11-27 任丘 舒其绍(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7349.html 1 《闻莺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