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第12版:12

麻醉深度是如何监测和调控的?

吕杰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这个现代医学中的关键环节,确保了无数手术得以安全进行。但在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一个精密的过程。那么如何准确地监测和调控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既处于无痛状态又能避免过多的麻醉药物带来潜在危害呢?本篇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过程,揭开其中的技术细节与科学原理。

麻醉深度指的是患者对疼痛和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以及大脑对外界环境的意识水平。理想的麻醉应让患者完全失去疼痛感受,并且在足够深的睡眠状态中,对外界刺激没有响应,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工具与技术有以下几种:

1、脑电图(EEG)

EEG是一种测量大脑电信号的方法,通过分析波形特征可间接反映大脑的兴奋程度,从而推断出麻醉深度。

2、脑电双频指数(BIS)

BIS是对EEG信号进一步加工处理的结果,将复杂的波形转化为数值,范围通常在0到100之间,数字越低表示麻醉深度越深。

3、瞳孔反射

瞳孔反射作为监测麻醉深度的一种直观指标,基于其对光线刺激的不同反应来评估患者的大脑觉醒状态。这项古老的检查在现代麻醉实践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是作为一种快速评估工具,它可以提供关于麻醉深度的重要线索。

正常情况下,人眼的瞳孔大小受到光线亮度的调节,当光线增强时,瞳孔会自动缩小(称为缩瞳),反之则扩大(散大)。在麻醉后, 使用手电筒或其他光源短暂照射一只眼睛,观察瞳孔是否迅速缩小,正常反应是指瞳孔立即且对称地收缩,去除光源后逐渐恢复原状,缓慢或缺失的反应提示大脑功能受抑,可能是麻醉过深的迹象。

4、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

SpO2可以反映患者的氧合状态,而氧合状态与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SpO2可以间接提供关于麻醉深度的信息。在麻醉过程中,维持适当的SpO2水平对于确保组织氧合和预防缺氧性脑损伤至关重要 。

在麻醉过程中,血压的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师评估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麻醉药物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从而影响血压。通过监测血压,麻醉师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适当的麻醉深度,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5、呼吸频率与幅度

呼吸频率与幅度的监测可以作为评估麻醉深度的辅助手段。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呼吸模式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麻醉药物的作用和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有关。例如,麻醉较深时,呼吸可能变得更深更慢,反映了镇痛和意识的程度

精确调控麻醉深度,可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避免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麻醉过深带来的风险,可以确保患者在无痛且舒适的条件下完成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精准的麻醉深度还可以促进术后快速苏醒,减少术后恶心呕吐、认知障碍等不适,加速康复。那么麻醉师是如何调控麻醉深度的呢,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药物调整。麻醉师通过调整静脉注射药物的剂量和类型,如使用镇静剂、阿片类药物,实时微调麻醉深度。采取吸入麻醉方式时,控制吸入麻醉药物的浓度,如异氟烷、七氟烷等,以保持适当的麻醉状态。

2、通过神经阻滞的方式来进行麻醉。如果条件可行,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技术,减少对全身麻醉药物的依赖,特别适用于四肢手术。

3、目标导向麻醉。以特定的目标为导向,精确控制麻醉深度,避免过深或过浅的麻醉。

4、多模式镇痛。结合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和方法,既保证舒适度又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总之,麻醉深度的精确监测和调控是一门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学科,它不仅考验着麻醉师的专业技能,也是现代麻醉学不断进步的方向。随着监测技术的创新和麻醉理念的更新,未来将有更多智能解决方案问世,让每一次麻醉都能成为患者安心之旅的一环。

2024-12-0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8175.html 1 麻醉深度是如何监测和调控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