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
第06版:06

市第六中学

三管齐下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本报记者 赵玉洁

学生诵读励志信。

前不久,沧州市第六中学组织开展了“家校携手助力 共创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团委的带领下,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分赴街道、社区、广场,捡拾烟头、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死角,为过往行人和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市第六中学秉持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理念,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孩子们的精彩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主题活动 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

在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中,南大街派出所民警杨大勇结合诸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为市第六中学的学生们介绍了青少年犯罪的性质、类型、犯罪手段及量刑处罚,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违法犯罪给青少年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活动结束后,深受震撼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学法、守法、用法,远离违法犯罪。

市第六中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从思想政治、生活技能、经济社会、文学艺术、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引导孩子们放眼世界,关心家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理性看待顺境和挫折,坚定前进的信念,为了梦想不懈奋斗。

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市第六中学都会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大家为革命烈士献花,深切缅怀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铭记历史,立志报效祖国。

细节管理 注重习惯养成

“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改变结果,所以我每天都在努力。我坚信,我会成功,因为我不言放弃…… 我要牢记父母劳碌的身影和期待的目光,我也铭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我拼我赢!我能我行!”

每天晨读开始前,市第六中学的学生们都会用洪亮的声音诵读励志信。这些由老师们精心挑选的内容,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坚定信念,每天都动力满满,向着心中的目标奋进。

班主任老师将一日校园生活分解成6件事来进行规范。学生进校门前要注意服饰和发型,提醒自己新的一天要展示良好的形象;到校后用两分钟的时间,将当天的课程表和课本放在书桌的左前侧,明确一天的学习任务;晨读前大声诵读励志信;同桌互查前一天的学习情况;维护好自己承担的清洁区内的卫生;放学前写一篇生活学习感想。这6件事要天天坚持,周周小结,月月评比,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疏导 打造乐观心态

今年中考前夕,市第六中学特邀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走进校园,通过精彩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引导初三学子正确认识考试压力,帮助他们疏解内心焦虑。心理老师还介绍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放松技巧,为孩子们送上一份温暖而有力的支持。

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是市第六中学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普遍心理水平,发现异常心理问题,便于家长、老师及时通过恰当的方式做好干预,每年9月,市第六中学都会对初一和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踪记录。

学校设立了“心理导航室”,开通了心理辅导热线,设置了“悄悄话信箱”,并在教学楼走廊两侧墙上悬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画。每个班还设有两位“ 心理天使”,他们定期填写班级“心情晴雨表”,向心理教师反映相关情况,帮助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老师也会认真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从细微之处发现异常,及时化解。初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时常和同学们说一些“生活无聊、人生无趣”的消极话语。听到同学们的反映后,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得知女孩儿由于学习压力大,在家里也总是郁闷和焦虑。为了帮助孩子打开心结,班主任多次与她深谈,同时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她感受到班级和家庭的温暖。了解到女孩儿喜欢画画,班主任还特意为她举办了个人画展。在老师、父母和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女孩儿渐渐变得乐观开朗。

2024-12-18 本报记者 赵玉洁 市第六中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124.html 1 三管齐下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