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第06版:06

汇水河畔的嘹亮壮歌

刘用良

于无声处听惊雷。范凤驰倾8年之力创作的长篇小说《汇水河》是一首有道德的励志诗、一部有筋骨的创业史、一本有温度的英雄传、一幅接地气的世相图。正像《汇水河》的封面一样,作者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站在汇水河畔,深情地讲述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感人往事。河面上,流淌着一首充满浩然正气的嘹亮壮歌。

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以全知叙事视角,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艺术地再现了盐河县60多年的时代风云,还原了汇水村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记忆。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描述了赵家、白家、南家等家族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生活轨迹和命运抉择。作者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忠实记录中,刻画了赵大雨等一系列耕读传家、忠正耿直的农民形象,塑造了青年知识分子赵冠铭等一系列追求真理、勇御外侮的仁人志士,在外乡人、革命先驱张同之老师引导下,参加“九师学潮”,投入爱国救亡运动,最终成长为时代的家乡的中流砥柱,演出了一曲“英雄死国,壮士救民”的历史正剧。

在《汇水河》(上、中、下)83章135万字的叙述中,作者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深厚的语言功力,描绘出燕赵大地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风画卷,通过200多个人物形象,全景式展现出冀东南农耕文明的原生态。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民间传说、逸闻趣事、世态人情等一一呈现。对冀东南民俗风情的真实再现,是小说叙述语言的最大亮点。读者会通过同情共感,沿着文本打造的时空隧道,重新走进模糊的童年,回到炊烟袅袅的村庄……作者笔下早年的生活图景,恰如一个荒远的集市:摊煎饼的、劁猪的、张马尾罗的、给牲口挂掌的、切驴蹄的……不一而足,热闹非凡;那些熟悉而陌生的生活画面——婚丧嫁娶、时令节气、破五“送穷”、填仓日“打囤”、过十二晌、吃分家饭……这些用艺术语言创设的“老地方”和“旧时光”,好像黑白电影真实、亲切、温暖、生动。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和动静描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既有“山药蛋派”可亲的“土气”,也有“荷花淀派”清新的诗意。随处可见的俗话俚语,形象表现出当年冀东南农民的憨厚朴实、智慧幽默,令人耳目一新,笑而难忘。

《汇水河》凝聚着作者丰厚的生活素养、艺术学养和精神修养。这部巨著的出版,标志着在新时代文学攀登进程中,河北作家登上一个新台阶,沧州文坛亮出一面新旗帜,泊头文坛树起了一座里程碑。相信随着宣传推介的深入,广大读者对《汇水河》的了解逐步加深,这部精品力作一定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

2024-12-19 刘用良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0176.html 1 汇水河畔的嘹亮壮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