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夜。
在东海夜航的一艘货轮上。
用手机写完小说新作《碧玉蟾蜍》的新章节,已是夜里11点。李浩然缓步走到窗边,凝视着海上的茫茫夜色,伸了个懒腰。作为一名船员,这样的创作生活已经伴随他20个月、600多天了。
这段时间里,他在海上创作的数十部小说陆续发表。然而,他的很多读者并不知道,这些作品都诞生于大海之上。
从水手到写手
李浩然,1983年出生于献县,从小就喜欢阅读,上学时也偶尔写些文章。大学毕业后,他曾尝试过写作,但因忙于工作,不久便放弃了。2020年,由于疫情,李浩然有了充裕的闲暇时间,便萌生了通过写作赚取外快的想法。
起初,他给一些微信公众号投稿,每篇稿费只有30元,后来涨到了200元。稿酬尽管不高,但用文字换来的劳动成果让他感到挺知足。一次,他在《故事会》上发表了一篇不到2000字的小说,得到了700元稿费,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从此,他开始转向纯文学创作,并将作品投给各大文学刊物。
然而,事与愿违,投出去的稿件纷纷石沉大海。可他并未放弃,创作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他回忆道:“那时候,每天都会写一点,哪怕只有几百字,也要坚持下去。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写作路子。”在不懈努力下,终于,李浩然的一篇小说被《北京文学》刊发了。他信心更足了,从此也正式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2022年,李浩然由销售员转行成为一名船员。这一转变,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也为他日后的写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空间。
“海上工作室”
李浩然所在的货轮是一艘跑国内航线的散货船,主要运输煤炭。航行路线是从黄骅港或曹妃甸港出发,经渤海、黄海到达东海,一个航程就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遇到台风或飓风大浪,货轮还需驶入锚地抛锚避险,因此实际航行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作为一名水手,李浩然负责敲锈、刷漆、洗甲板等多项工作。尤其是船靠泊或离泊时,他需要和同事们拖着胳膊般粗大的缆绳,往来于船岸之间。尽管工作单调辛苦,但因为是上白班,除清晨偶尔写作外,夜晚给了他充足的创作时间。
风平浪静时,李浩然会在工作间隙,细心观察海上的美丽景象,感受咸涩海风的气息,陪伴窗外的每次日升月落。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他经常能找到新的文学视角,灵感也随之涌现。
在他看来,大海是非常适合自己创作的大型“工作室”。在这里,大海就是书案,星辰便是台灯;在这里,他不用世俗应酬,没有琐事干扰,可以任思绪翱翔天地。“我觉得大海就是我的工作室,跟农民的田地、工人的车间没有区别。写作可能是我在海上逃脱苦闷、脱离平庸的唯一手段。”李浩然说。
每当夜深澜安,货轮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包围,李浩然就会打开手机开始自己的创作。他说:“在海上写作,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一个人。”
与很多人不同,李浩然喜欢用手机写作。他说:“船身一晃,坐在桌前更不舒服,还不如躺在床上随意。累了就歇会儿,不累就一直写。”上船后的600多个夜晚,李浩然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夜色茫茫的大海上,手机屏幕闪烁的一点微光,照亮了他的整个文学世界。
李浩然的舱房不大,只有12平方米,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卫生间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然而,逼仄的空间没有束缚住他的想象力。相反,他学会了在这种环境下的自我调整,保持着每月2万字左右的写作速度,作品陆续被国内各大文学刊物的编辑看中并刊发。
《收获》杂志这样评价包括李浩然在内的8位青年作者:“用想象拓宽现实、用灵感点燃生活,文学的笔尖深深扎入普通人的命运,寄歌哭于荒诞、寓思考于变形,以莫大的勇气不懈地质疑世界的运行法则。”这则评语正是李浩然作品的真实写照。
在现实与想象之间
作为船员,李浩然需要极强的耐心面对单调的工作和生活。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使他的作品充满独特的思考和情感。
在一次航行中,李浩然发现甲板上落了一只白鹭。不知是因为受伤还是生病,这只白鹭盯着走近它的人类,却无力腾飞。李浩然小心翼翼地将它捡拾起来,好吃好喝养了几天,最后放归天空。
望着白鹭渐飞渐远,李浩然的心灵受到了某种撞击。随即,他根据这件事写出了短篇小说《一只白鹭》。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柒因救助飞落船上的白鹭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以梦境闪回、偶然冲突等多种艺术手法交融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青年的心路历程。《一只白鹭》最终发表在《长城》杂志,获得读者好评。
在船上创作的《一只白鹭》《尾人》等作品,主人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李浩然自己的影子,成为他心灵的镜子。“我的大部分小说都没有现实依托,基本是凭空想象,让我写现实我会觉得很痛苦。”李浩然说。
2020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至今,李浩然已创作了60余部中短篇小说。随着《一亩三分地》《拘鼠术》《如律令》等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等刊物,李浩然作为文学新人日益受到关注。
2023年,他成为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同年9月,在下船休假期间,他接到了河北省作协发来的赴鲁迅文学院参加文学高级研修班的通知,而他是这期研修班里我省唯一的学员。
写有意思的小说
李浩然的文学创作观是“写有意思的小说,写好看的小说,写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说。”他认为,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在读完之后有所思考。
李浩然不太喜欢别人称呼他为“作家”。他说:“我始终认为,‘作家’和‘司机’‘快递员’一样,是一份职业,我顶多算个业余写作者。其实我也想全职写作,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职业,并以此养活全家,想想这是件挺酷的事儿。”
对于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李浩然给出了以下建议:“如果你努力了几年得到了别人的认可,那就努力写下去。可努力了几年,依然没见到成效,那么,你就把写作当作业余爱好也挺好,别太较真儿。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目前,李浩然正在创作一个“狮城故事”系列。他说,狮城的原型就是沧州,之前他写的很多小说的故事发生地都在“狮城”,但那只是一个名字。现在,他打算让“狮城”在他的小说中有具体的意义和内涵,要有铁狮子,要有武术。他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狮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