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第07版:07

基层减负 久久为功

刘焕辰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减负作为再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之举,要聚焦问题堵点,精准把脉施策,高度警惕“以形治形”,只有久久为功,才能确保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真正作为。

思想上解“症结”,基层减负拓“深度”。部分领导干部热衷于政绩“面子”,轻视民生“里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美化资料而不是创造实绩上,这类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就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首先就要把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党的作风建设抓紧抓实。要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力戒“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数字政绩”,不行华而不实之事,不报虚而未做之数。要强化系统思维,培养跳出工作视野局限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能力,深学细悟国家政策的整体价值,才能行之有效地把工作干到关键,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制度上再“松绑”,基层减负下“力度”。树立清晰的制度导向,厘清基层职责边界,从根本上扭转“小马拉大车”的现实困境。一方面,要立足“实”的基调完善权责清单,坚持深入调研,摸准基层实情,进一步明晰基层履职范围、职责事项,切忌文山会海“盲目加码”,导致基层“超负运行”、疲于应付而交出“形式作业”。另一方面,要紧扣“效”的结果,坚持标本兼治,要避免陷入名不副实、越“减”越“重”的“怪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切实铲除形式主义的温床。

落实上融“智慧”,基层减负提“速度”。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政府机构提升服务质效、优化群众体验的重要途径。只有坚决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改出作风成效,才能推动数字赋能最大程度转化为效率优势,让基层减负事半功倍。要进一步规范工作软件应用标准,全面清理合并职能同质化的工作群,整治多头填报等不良现象,改变重“痕”不重“绩”问题,量质并举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的“云翅膀”,建强政务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夯实传统事务工作运行数字化信息支撑,加快实现各部门间科学化协同联动,不断点燃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的“新引擎”。

2025-01-08 刘焕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2013.html 1 基层减负 久久为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