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第03版:03

新农人“云端”卖菜 农产品红火俏销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1月10日一大早,记者在位于吴桥县的河北三分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果蔬仓库里十分热闹。从吴桥春又来现代农业园区和其他地区运来的蔬菜、水果到达仓库。几位工人对照着订单,忙着按份打包。稍后,这些农产品便被派送到了吴桥县多个村庄的超市中。

“这些订单是昨天晚上超市负责人在App上下的单。这样线上下单、线下派送,不仅让园区的农产品有了好销路,还让超市可以低价购入新鲜的农产品,一举两得。”只见河北三分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季晓云拿出手机,打开了一个名为“鲜天下”的App。在App的界面上,记者看到了平价蔬菜、新鲜肉食等多个类别的农产品。

这个App,是季晓云为了拓宽自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引进的。季晓云是吴桥春又来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位种植大户,多年来,辛勤经营着吴桥春又来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她的打理下,合作社相继流转了1200多亩土地,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600多亩。2023年,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被评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蔬菜年产量不断增加。每到上市旺季,就有北京、天津等地的客商前来拉菜。”但是,季晓云也有烦恼——由于销售渠道有限,蔬菜的价格会随着供给量的增加越来越低。一些菜品由于品相一般,还有滞销风险。

“像是我们的韭菜,每年集中上市后,头刀的十分鲜嫩不愁销,但是二刀的、三刀的就会因为有黄叶进不了大城市的商超。还有一年,有机菜花集中上市时市场行情低迷,我们有批菜花一公斤卖6毛钱都没人要。”看到辛苦种出的蔬菜却换不来好收益,季晓云萌生了自己拓展销售渠道的想法。

通过到多地考察,季晓云接触到了“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果蔬销售模式,觉得大有文章可做。

“村里的超市卖水果、蔬菜,负责人得起早去批发市场进货,耗时、费力,一般两三天才去一次。改成线上下单后,他们不用早起,只需头一天晚上在线上下单。第二天,我们的工人会将货送到超市,更加方便。工人每天送货,保证超市销售的是新鲜农产品,让村民们及时吃到优质、低价的果蔬。”季晓云说。

为此,她专门成立河北三分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鲜天下”App,还组建了涵盖分拣、配送、客服等多方面的团队。2024年2月1日,季晓云开始在“云端”卖菜。

“我们刚推广线上下单模式时,不少超市并不适应。为此,我们特意降低配送门槛,鼓励大家在线上下单,就算他们只购入几元钱的农产品,我们也送货到店。慢慢地,人们感受到了在线上下单的便利,购入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季晓云说,为了保证超市能及时收到货,公司还购入6辆冷链运输车、梳理出6条配送线路,将各个村级超市串联起来,实现了当天下单、次日送达。

考虑到配送中存在分拣错误、产品压损等问题,季晓云还安排了几位售后人员。超市负责人可拨打客服电话反映问题,有专人协调解决。

随着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村级超市在App上下单。如今,河北三分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果蔬配送业务覆盖吴桥县的100余个村级超市。

“在线上下单的超市多了,日销售额也由最初的几百元提升到了5万多元。截至目前,我们已在线上销售了690多万元的农产品。”季晓云说。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一笔笔订单,让季晓云尝到了在“云端”卖菜的甜头。去年年底,她租赁了一间面积更大的分拣仓库,并有了新的目标:“今年,我不仅要使全年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还要和周边地区的合作社、农户探索订单种植的合作模式,帮助好产品找到好销路、卖上好价格。”

2025-01-1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2416.html 1 新农人“云端”卖菜 农产品红火俏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