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第07版:07

京津冀模架产业园60多家企业

抱团谋发展 产品能“拼单”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一家建筑仪器企业的员工在组装设备。

赵麦介绍园区建设经验 (资料片)

在位于献县经济开发区的京津冀模架产业园、四方建设模架产业园,企业之间可以“拼单”,将闲置的不同型号的产品打包成一个订单;共享产业园实行统一仓储、统一维修、统一管理,可为企业降低20%左右的成本。共享模式吸引了来自献县、河间以及任丘等地的60多家模架租赁企业在此抱团取暖。

多家企业拼一个订单

近日,在献县经济开发区的京津冀模架产业园,北京德融建筑器材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刚拿下了一笔订单。这笔订单涉及多个型号的产品,但企业的库房里产品已经“断码”。对此,公司董事长王元强并不着急,他拿起电话熟练地拨出几个号码,一会儿便联系好了紧缺的货源。

王元强联系的是同在京津冀模架产业园的几家同行。他说,在共享产业园这个平台,各个企业互相调货是常态。企业拿到了订单,对于一些型号不全的产品,可以到其他企业调货,并且因在同一个园区,公司的工人开着叉车就能把产品运到仓库。而在以前,大家都分散在各地,想调货却“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能“互通有无”,企业也要增加一笔额外的费用。

京津冀模架产业园负责人赵麦介绍,目前,园区聚集了60多家模架租赁企业,实行统一仓储、统一维修、统一管理、统一办公。

赵麦表示,入驻企业在开展租赁业务时,会有一些边际物料闲置在库房里,由于园区实行物料统一仓储,企业之间可以将这些物料组合起来进行二次周转。在这种共享模式下,入驻京津冀模架产业园的企业、租用园区库房的企业都能受益。

京津冀模架产业园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标准。在企业开展租赁时,物料不可避免地产生损耗,针对这种情况,京津冀模架产业园对物料进行统一验收、统一分拣,将符合标准的物料入库,对无法达到标准的物料进行统一维修。为此,京津冀模架产业园从附近村庄招聘维修工人并进行集中培训,进行统一服务,减少了各家企业的人工费用。

赵麦表示,物料所有权归公司,而管理归模架产业园,这种模式实现了成本的整体把控,能为企业降低20%左右的成本。

改变传统运营模式

赵麦在模架租赁行业打拼20多年,创立了河北易达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打造建筑施工现代化供应链服务体系。这家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赵麦深知模架租赁企业经营中的痛点:“模架租赁企业老板以前曾被人称为住在铁皮房子里的‘土豪’,他们往往是在大城市边上租一处地方,搭上简易铁皮房,现场物料堆放无序、环境脏乱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将一些企业向外疏解,模架租赁企业也在其中。借此契机,赵麦利用献县经济开发区的闲置土地,建立了京津冀模架产业园。

京津冀模架产业园一期项目投入运营以来,成功吸引了5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当年便实现了纳税800余万元。

据介绍,京津冀模架产业园一期入驻企业包括模板、脚手架、钢支撑等建筑器材租赁企业以及相关的配件和原材料企业,产品存储量达到20万吨,每天的吞吐量达800吨左右,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园区还建立了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开发了自己的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此外,京津冀模架产业园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园区的集聚效应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一期项目成功运营基础上,赵麦乘势扩大规模,投资8.5亿元建设了京津冀模架产业园二期项目即四方建设模架产业园。二期项目以建设智慧化、生态化的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涵盖研发、生产、租赁、施工、物流等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智慧产业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园区将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园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目前,京津冀模架产业园二期的年产值达到了1.8亿元。随着规模的扩大,京津冀模架产业园被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评为“中国模板脚手架产业基地”。

扩大产业影响力

在赵麦看来,京津冀模架产业园项目发展顺利,离不开献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北易达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献县科技工信和商务局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积极帮助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并统筹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易达建公司承办建仪建材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出谋划策,精心搭建银企之间桥梁,帮助入园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献县模架行业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不断提档升级,租赁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从事生产、销售以及租赁的企业近万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在国内建筑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提升模架租赁行业的影响力,在献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20年,京津冀模架产业园等单位联合承办了首届中国·献县建仪建材技术及装备展览会,搭建起服务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展会和交易平台,让参展企业充分展示企业形象,共享行业新技术、新成果,建立政府间、商协会以及企业间多样化伙伴关系。

王元强说,企业聚集在一起,集群规模变大了,环境变好了,影响力也显著提升了。现在客户来考察,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企业在保有京津冀客户基础上,还开发了晋鲁豫市场。

2025-01-16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京津冀模架产业园60多家企业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2937.html 1 抱团谋发展 产品能“拼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