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回族自治县教育园区自办社区家长学校,来这里讲课的9名讲师都是公益的。家长学校开办半年多来,讲师们不仅没要一分钱报酬,路途远的还自己开车前来。丰富多彩、实用性很强的授课,改变了很多家长在教育上的误区,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和谐。
1月4日下午,在社区家长学校的第33期公益课堂上,讲师徐静和家长们分享了“这一生为何而来”。下了课,不少人意犹未尽,纷纷凑上来向王晓丽继续“取经”。其中一位妈妈说:“我按您指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还真有效果!”
徐静是盐山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说,得知这个社区开办家长学校后,自己就主动报了名。她不会开车。每次授课,她或打车或由家人开车送到孟村。“很多人在亲子关系中或多或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惑。把家长学校开在社区,能近距离地解决家长们遇到的亲子教育问题。”徐静说。
在社区家长学校的一面墙上,挂着9位公益讲师的照片和简介。这9位讲师有法官、教师,也有心理咨询师。
社区家长学校的发起人是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东晓。他说,这9名公益讲师,除了孟村当地的老师外,李明来自沧州市区,徐静、王晓丽、马秀梅来自盐山。去年5月,社区家长学校正式成立,工作人员在每个周六都安排了课程。讲师们轮流排班,义务上课,风雨无阻,让吴东晓和居民们非常感动。他特别想借报纸一角向讲师们表达敬意。这些讲师还包括刘香妹、张丽、张淑平、张淑华、赵强。“讲师们的付出,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也让社区里的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吴东晓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社区家长学校的可贵,纷纷慕名前来听课。一位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原来,她总是为孩子沉迷手机、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而苦恼。如今,她不仅学到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还慢慢悟到了教育的真谛。这让她和3个孩子的相处越来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