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
第05版:05

传统又时尚 佳节“潮”起来

■ 本报记者 张智超

褚亚男制作花饽饽。

拍一套喜气洋洋的“古风”照片、买一些年味十足的面点、逛一逛新潮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春节,市民热衷在现代环境中体验传统与时尚碰撞的魅力。

23岁的刘新策家住新华区百合世嘉小区,春节期间,她拍了一套“古风”照片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南川老街、沧州坊……眼下,沧州有不少适合拍摄‘古风’照片的地方。打扮成古人的样子,穿行在传统建筑之间,那种感觉想想就特别美!”刘新策说。

和刘新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春节前,我就给几家心仪的摄影工作室打电话预约,但都需要排队等位。”刘新策说。

去年10月,于倩倩和朋友在园博园内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专门拍摄“古风”写真照。“从开业到现在,来工作室拍照的顾客络绎不绝,尤其进了腊月后,我们的拍摄每天都排得满满的,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业务的顾客非常多。”于倩倩说,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她提前增添了不少喜庆的“古风”服装,还准备了春联、灯笼等与春节相关的拍摄道具,“我们春节期间只休息了两三天,订单已经排到正月十五以后了。”

肚子里塞满“金元宝”的“小蛇”,用“苹果”“橘子”“福袋”堆叠而成的“聚宝盆”,活灵活现的“小鱼”,憨态可掬的“狮子”……春节期间,这些以果蔬汁和面粉为原材料制成的传统面点花饽饽,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

“花饽饽是传统美食,不仅健康美味、样子讨喜,还蕴含着美好寓意。春节假期,花饽饽一摆上桌,大家就争相拍照,尤其是孩子们,特别开心!”家住运河区滨河龙韵小区的李梦瑶说。

31岁的褚亚男在新华区经营着一家花饽饽面食坊,今年春节是她创业开店后经历的第一个春节。节前,为了迎接蛇年的到来,除了苹果、橘子、寿桃、聚宝盆等传统造型之外,褚亚男还设计了多款带有“蛇”元素的花饽饽。“今年春节真是太忙了!店里一共有10多个人,可还是忙不过来。从腊八开始,我每天早上7点到店,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光是除夕当天的订单就有六七十个。”褚亚男说。

23岁的刘倩是一名大二学生,春节假期,她邀请了几位外地同学来沧州玩。“南川老街、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沧州博物馆……这些网红打卡地我们都去了,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追了一把潮流时尚。”刘倩说。

定制一条得体又时尚的马面裙,剪几幅象征吉祥美满的窗花、逛一逛非遗集市、品一品传统美食……传统和新潮碰撞,市井烟火与市场潮流混搭,年轻人“开心过年”的热情与创意,为沧州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注入了更多时代元素与时尚活力。

2025-02-06 ■ 本报记者 张智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4973.html 1 传统又时尚 佳节“潮”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