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萌动。此时的你,是否已从冬日的慵懒中苏醒过来?
跑步、打球、滑雪,运动、养生忙起来……初春时节,天气渐暖,公园里锻炼的人多了起来。人们积蓄能量,树立目标,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一年之计在于春,运动把握好“度”,才能元气满满。
切换生活模式——
运动目标要适合自己
“我计划每天运动1小时”“我想一个月内瘦1公斤”“我想今年学会游泳”……周末,在运河区双金公园内,几名市民交流着运动计划。
张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由于长期伏案备课,颈椎常常感觉不适。虽然通过针灸推拿治疗有所缓解,但治标不治本。想要身体好,还得动起来。于是她开始尝试跳操。“刚开始跟跳时,很受打击。跟跳一组就气喘吁吁。”张女士说,当时她都想放弃了,觉得自己不适合运动。
张女士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经常健身的朋友。朋友建议她先选择简单、幅度小的动作练习,培养运动习惯。
张女士调整了心态,从最简单的动作做起。没有专门的时间锻炼,就忙里偷闲。她还购买了一些健身小器材,比如拉伸器,单位和家里都放着,可以随时拿起来用;晚饭后和家人出门健走或者在家里跳操……如今,张女士的运动生活已渐入佳境。不仅如此,她去年还开始了游泳锻炼。今年,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坚持一周游泳3次。
生活中,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新手运动不要用力过猛,从少量活动开始,逐渐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体力不太好的人不要轻易尝试高强度运动,否则会丧失信心和兴趣。
如果没有整段锻炼时间,分段的零星运动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哪怕只是2分钟的步行,或者以步行代替驾车、饭后散步,上班空闲间隙踮踮脚(提踵练习)、进行扩胸运动或开合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提升免疫力——
拥抱自然动起来
这几天气温回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运动。市人民公园里,打乒乓球的、跑步的、跳舞的……健身者活力十足,连周围的观看者也不由被带入其中。
休闲跑道上,跑步、散步的人群络绎不绝;不远处的空地上,“嗡嗡”的空竹声飘了过来……
比起打太极、健走等传统休闲活动,这段时间,冰雪运动显然是“人气王”。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滑冰馆、滑雪场人气爆棚。或和朋友相约,或同家人前往,冰雪运动场地上,俨然成为小朋友的乐园、年轻人的时尚秀场。
沧州滑冰馆内热闹非凡,有人蹒跚起步,有人飞速滑行。11岁的明明,去年喜欢上滑冰,虽然练习时间不长,但滑得很平稳,“我想加入学校的短道速滑队。”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多到户外运动,有利于提升免疫力。但是,不少人“懒”了一冬,身体还没完全“苏醒”,户外运动要循序渐进,忌情志忧郁,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情。
记住锻炼要点——
多晒太阳运动宜和缓
除了健身之外,春季养生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都说春季宜养阳,得多出门晒太阳,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一位养生达人说,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10时至11时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效果最好。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户外锻炼时,有的人习惯脱掉外套,其中不乏老年人。“这个时候乍暖还寒、气温多变,人们易受风邪侵袭,出现感冒、风疹、中风、面瘫、关节疼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后还易引起身体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赵辉说,适度“春捂”是顺应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
市民锻炼时要切记:早春宜保暖,衣服应逐渐减少,外出忌过早,有太阳再运动。运动切莫大汗淋漓。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早晨气温低,如果想锻炼,可以选择在10时和16时左右。
“运动方式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天气状况调整。”赵辉建议,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进行拉伸运动,运动项目应选择轻柔和缓的,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