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第10版:10

医学影像科医生 是如何解读检查结果的

高献伟 元氏中医院

熟知各类影像技术的独特之处

医学影像技术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影像科医生必须烂熟于心。

X 线检查历史悠久,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它利用 X 射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对 X 射线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在胶片上形成影像。就像为身体拍摄平面照片,骨骼密度高,吸收 X 射线多,在片子上呈现白色,因此常用于骨折诊断,能直观展示骨头断裂、错位情况。例如,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伤者疑似腿部骨折,通过 X 线检查,医生迅速确定了骨折的位置和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CT 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将 X 射线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它围绕人体进行断层扫描,如同把身体切成无数薄片,能获取更详细的信息。排查肺部小结节时,CT 的优势尽显,能清晰呈现小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位置等,为判断其良恶性提供关键线索。比如,某患者体检时通过 CT 发现肺部有一 5 毫米的小结节,医生通过分析其影像特征,初步判断为良性,但仍建议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其变化。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信号成像。它对软组织分辨力极高,在脑部、脊髓、关节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中表现出色。如诊断脑部肿瘤,MRI 不仅能清晰显示肿瘤边界,还能呈现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关系,助力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遵循系统的影像解读流程

影像科医生拿到影像片子后,并非随意查看,而是有着严谨的流程。

首先是整体观察,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结构概况,快速筛查明显异常区域。以胸部 X 线片为例,医生会先观察胸廓形态是否对称,两侧肺叶透亮度是否一致,心脏大小、形态是否正常等。

接着进入细节分析,不放过任何细微病变。在观察肺部 CT 时,医生会仔细查看肺纹理走向、粗细是否均匀,有无增粗、紊乱;肺实质内有无异常密度影,如阴影、空洞、结节等。对于疑似病变,会精确测量其大小、计算 CT 值以判断密度,分析病变形态、边缘特征等。比如肺部结节,若结节直径大于 8 毫米,边缘有毛刺、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匀,且有血管穿行,这些特征综合起来,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结合临床信息做出精准判断

影像表现只是诊断的一部分,影像科医生不会孤立地解读影像。他们会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比如一位长期吸烟、近期出现咳嗽、咯血症状的患者,影像显示肺部有团块状阴影,结合其吸烟史和症状,医生会高度怀疑肺癌,而不是简单诊断为肺炎。

此外,若患者之前有相关影像检查,医生会仔细对比前后片子,观察病变的发展变化,判断疾病是好转、稳定还是进展。对于疑难病例,影像科内部会组织病例讨论,甚至联合临床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整合各方意见,确保给出最准确的诊断。

医学影像科医生解读检查结果是一个融合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和团队协作的复杂过程。他们默默在幕后,从复杂影像中抽丝剥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助力患者恢复健康。下次拿到影像检查结果时,你便能更好地理解医生的工作,也更能体会到精准诊断背后的不易。

2025-02-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5933.html 1 医学影像科医生 是如何解读检查结果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