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东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在新生儿的健康领域中,有一个悄然威胁着许多小生命的病症——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这一病症的相关真相亟待我们深入了解。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主要影响早产儿,尤其是那些胎龄极小、出生体重极低的宝宝。在过去,它曾被视为一种罕见病,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BPD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成为了新生儿科医生和家长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内时,肺部会经历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发育过程。肺泡逐渐形成,肺血管也同步生长,为出生后的呼吸功能奠定基础。然而,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肺部发育尚未成熟,其肺泡和肺血管的发育都存在明显缺陷。为了维持生命,这些早产儿往往需要借助呼吸机等设备来辅助呼吸。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以及高浓度氧气的使用,在拯救生命的同时,却又可能对脆弱的肺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这是导致BPD发生的重要因素。
BPD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患病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他们的胸部在呼吸时会出现明显的起伏,甚至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症状。这些呼吸方面的异常不仅影响宝宝的氧气摄取,还会使他们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许多患有BPD的宝宝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发育也落后于同龄人。
从病理角度来看,BPD会引发肺部一系列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肺部的肺泡数量减少,且形态异常,原本应该是规则的肺泡结构变得紊乱。同时,肺血管也受到影响,血管壁增厚,血管分布减少,这进一步加重了气体交换的障碍。这些病理变化使得肺部的顺应性降低,也就是变得更加僵硬,难以像正常肺部那样自如地扩张和收缩,从而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目前,BP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肺功能测试。医生会综合考虑宝宝的出生史、呼吸症状,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来观察肺部的形态和结构变化,还会借助肺功能测试来评估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治疗BPD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尽可能优化呼吸支持策略,避免过度使用高浓度氧气和机械通气,采用更加温和的呼吸支持方式,如无创通气等,以减少对肺部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营养支持也不容忽视,因为患病宝宝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受损肺部组织的需求。此外,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例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减轻肺部炎症,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以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反应。
除了治疗,BPD的预防也十分关键。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产前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胎儿肺部的成熟,降低BPD的发生风险。在新生儿出生后,要精细管理呼吸支持,严格控制氧气浓度和机械通气参数,避免医源性损伤。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一个对早产儿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的病症。它不仅给患病宝宝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深入了解BPD的真相,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到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为早产儿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的小生命能够在关爱与科学的医疗照护下茁壮成长,摆脱BPD的阴霾,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