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舞狮表演历史悠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都少不了舞狮表演。
我国舞狮素来有南北之分,沧县狮舞作为“北狮”代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从15岁开始学习沧县狮舞,这些年一直从事舞狮表演工作,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演出、国庆7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喜爱沧县狮舞,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就经常到学校开展公益讲座,不仅为孩子们介绍沧县狮舞的历史,也向他们传授舞狮技艺。
这些年,关注并喜欢沧县狮舞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学生们。2022年,我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沧州职院”)成立舞狮社团。3年来,社团共吸纳成员三十多名,成员除沧州职院杂技专业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就读于该校建筑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学生。
说实话,社团刚成立时,我心里也没底——会有学生参加社团吗?几乎零基础的大学生们能学会吗?
沧县狮舞具有威武刚劲的特点,表演形式结合了武术、杂技,动作技巧性强。大学生们大多没有武术、杂技功底,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学会沧县狮舞,难度可想而知。
正如我担心的那样,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社团里的部分成员萌生了退意。
我通过了解得知,他们并非不喜欢沧县狮舞,而是有了畏难情绪。我给他们讲沧县狮舞的历史,给他们看我参加重大活动的视频和照片。就这样,学生们的眼里又重新有了自信的光亮。
重拾信心后,学生们练习得更加刻苦了。沧县狮舞不光技术难度大,对表演者的体力要求也很高——仅狮头就有四五公斤重,所有行头加在一起超过10公斤。
此外,学生们练习时不仅要穿着这身行头,还得登高跳跃、闪转腾挪,练习各种高难度动作。冬天时,学生们穿着行头练上一会儿就浑身是汗。有的学生为了舞好狮头,把手都磨破了。
可即便如此,学生们也没有放弃。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至少练习8个课时。
舞狮社团成立以来,学生们参加过很多表演活动,他们不仅进社区、下乡村、参加各种校内活动,还受邀到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南川老街等景点为各地游客展示沧县狮舞的魅力。学生们每次演出都很受欢迎。
更让我欣喜的是,去年,有2位女同学加入了舞狮社团。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表演难度大,表演沧县狮舞的女演员极少。女同学的加入,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沧县狮舞。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守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让非遗技艺重焕生机。